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意蜂驯化繁育技术”专利获“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
衡南东华村:~~~
~~~
~~~——东风街道前进里社区推进人口普查工作侧记
~~~
石鼓区:~~~
重度疾病拓展至28种 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南东华村:
荒山变基地 贫困户成股东

  ■本报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尹朝辉  赵  望

  “这里的桔子很甜,你尝尝。”11月10日,贫困户胡有荣手捧刚摘下的砂糖桔,笑着向记者推荐。

  胡有荣是衡南县鸡笼镇东华村一名退伍军人,因骨髓炎导致腿部残疾。近年来,在村支两委和帮扶人的帮扶下,胡有荣在合作社扶贫基地打工,每年除了残疾补助、分红等收入,还能获得1万多元的务工收入。

  280亩荒山,变身扶贫基地

  胡有荣务工的这片桔园面积足有280多亩,以前是荒山。“为了发展产业带动脱贫攻坚,几年前,村里由扬明合作社牵头,通过土地流转,加上贫困户入股,种植了15000多株砂糖贡桔树。产业发展后,村民可以享受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多重收益,还可以务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镇扶贫办负责人介绍。

  东华村贫困户张才云一边摘桔子一边介绍:“除草、施肥、摘桔子,活都不重,我干了好几年,每年可以拿到1万多元工资,离家近也方便。”

  扬明合作社负责人江明轩说:“参加合作社分红的贫困户共有30户114人,每人每年固定分红450元。这些年来每年按时分红,贫困户们都很满意。另外,合作社接纳了21位常年务工的贫困户,他们的年均工资都在1万元以上,还安排了5个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800元以上。”

  推介齐发力,助力产业脱贫

  桔园地处岐山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山好水好,这里的砂糖贡桔又名“十月桔”。今年,合作社改善了果园设施,请来专业团队管理,桔子的口感比往年更好,产量也迎来大丰收。

  江明轩告诉记者,虽然看到满园硕果飘香,心里乐滋滋的。但想得更多的是怎么把桔子快点卖出去,不能让桔子烂在山里面。

  目前,合作社对接的大型超市、水果批发商每天可以销售3500公斤左右,周末来采摘的人也不少。但对于桔园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为此县扶贫办、县商粮局已经委托电商平台来果园查看桔子品质,指导他们分装、打包,准备启动电商平台销售。该县惠民供销销售平台负责人说:“准备在网上帮他们销售,组织广东、武汉的批发商来进货。”

  江明轩表示,“希望产业基地越搞越兴旺,让村里更多老百姓参与,把东华村的桔子做成大产业,成为地方品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常宁破解油茶“千花一果”难题
荒山变基地 贫困户成股东
大国点名,他们在行动
勇当“人普”排头兵
图片 新闻
群众自编自演 “群英荟”魅力四射
重疾险新规范对行业影响深远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荒山变基地 贫困户成股东 2020-11-13 2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