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明达)夏日炎炎,汽车经长时间暴晒后,上车时仿佛置身“桑拿房”。因此,不少车主都会在车内备汽车降温剂。然而记者采访发现,汽车降温剂虽有一定效果,但是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小心保管和使用。
昨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汽车美容店发现,汽车降温剂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店内销售人员介绍,他们销售的汽车降温剂属于瓶装气体,适用于开空调前为车座垫、靠背、方向盘等降温。只要轻轻地往车内一喷,就能让局部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下降,效果最好时可以下降近20℃。
汽车降温剂在使用时是否安全?记者从网上搜索了解到,几天前,江苏淮安一位车主在车内使用某品牌降温剂时,因为使用打火机引发爆炸,导致两人受伤。市消防救援支队专家也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汽车降温剂只有干冰、氮气组成的产品能够达到降温效果,但不合格产品对于车内饰物有腐蚀作用,且存在安全隐患。
该专家介绍,经长时间暴晒后汽车内温度可以达到60℃左右,如果将降温剂灌装瓶长时间放置车内,任何摇晃、震动都有可能使灌装瓶发生爆炸。另外,因其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性气体,遇明火源或电火源也易发生爆燃,因此提醒各位车主千万不要将其放置在车内,且使用时要格外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