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鑫振一边工作,一边系统地自学经史和百家著述,并留心时事。光绪六年(1880年)赴京,殿试得一甲第三名(探花),任翰林院编修。点探花后,他并不急于做官,请假回家省亲。游南岳时撰写《半山亭记》,亲自用大楷书写,刻碑留为纪念,曾广泛为人拓印,以供临摹。游罢南岳,回家休息,正值鹤岭的东岳庙落成,他应邀提笔写了“紫气东来”四个大字的匾额,悬挂于庙门首。大字气势非凡,独具一格,来往行人无不称赞。百多年来,他的书法一直受到珍视,他的名字已列在《中国书法大辞典》中。谭鑫振眷恋故乡山水人物,但因假期届满,几个月后便北上。
回京后,他奉命到浙江任职,很想有所作为,为百姓办些好事,但事与愿违。不久,被调到山海关任职,但不忘初心,仍想在自己的职守内,多做些有益于国于民的事。他经常微服私访,深入了解民间疾苦,打击为非作歹的豪绅,百姓无不称好。但后来,他重病缠身,还没来得及一展壮志,在光绪八年(1882年)殁于山海关任上,英年39岁。
谭鑫振临终的遗言:“知足是人生一乐,无私得天地自然。”
(记者胡建军根据市志办提供的资料整理)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