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党旗红③
从制订方案,到打造1000个“五化”建设示范点,我市坚持对标对表,精准施策,全面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达标创优工作。截至10月,我市已有6027个党支部达到“五化”标准,让“五化”建设在1.4万个支部里萌芽生根,使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党建工作红利。
基层党员分工精细化
成为擅长领域的“带头人”
12月11日,记者走进了蒸湘区雨母山镇幸福村,该村一支部委员吴陆君正在村民曾志平的养殖场查看生猪健康状况,进行养殖技术指导。
吴陆君自2011年起开始养殖生猪,如今已成为幸福村的致富带头人。他说:“在幸福村,大多数党员都有自己的分工,作为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致富是自己的责任,也是党员的光荣使命。”
幸福村党支部书记阳福业告诉记者:“不仅是支部委员,村党支部还根据管理服务精细化的标准对无职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分类,设置了致富助贫帮扶岗、政策宣传示范岗、民事纠纷调解岗等8个岗位,对每个党员进行设岗定责,让他们都能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支部以村干部为主体,他们合办了村办企业;二支部党员主要从事养殖业;三支部党员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四支部党员的工作重心是休闲农业。”阳福业表示,“‘五化’建设深入基层,让群众的日子更有盼头,更幸福了。”
社区定期开办“流动党课”
保证党员组织生活正常化
自去年开展党支部“五化”建设以来,我市从严从实推进“五化”建设达标创优工作,使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杨雨华是廖家湾社区的一名老党员,退休后发挥余热,牵头组织成立志愿者巡逻队,为社区治安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者巡逻队共14名队员,大多数都是党员,年龄最小的67岁,年龄最大的81岁,每周二和周五晚上,他们便轮流穿行在廖家湾社区的大街小巷。
为保证党员组织生活正常化,社区依托“先锋家园”平台,在全市率先创新设立流入党员党支部和流出党员党支部,将辖区内所有党员都纳入有效管理。
对于在外党员和长期患病卧床、行动不便的党员,社区党总支通过QQ群、微信群和定期上门送学等形式开办“流动党课”。同时,社区党总支利用红星云等微信公众号,开展微宣传、进行微教育,及时发布工作信息、开展工作研讨、交流学习心得,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教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