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东县积极探索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新模式,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支持供销社开展为农服务,通过创新实施农业生产、农业金融、惠农便农服务,真正做到为农、务农、姓农。截至目前,衡东县供销合作社农事服务面积达4万亩,线上线下实现农业生产服务经营收入1亿元左右。今年,该县被评为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惠农综合服务工程示范县。
供销社改革成效怎么样,关键要看农民受惠多不多。衡东县供销社由以往单一的商品流通服务向农业生产服务延伸,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惠农服务公司为主体,供销社以资本入股撬动社会资本5000万元共同参股建设,去年共流转土地15000多亩,建成了黄贡椒育苗和种植、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水稻种植农事服务、特色水果种植、绿化苗木种植等5个农业种养示范基地,打造了一个4000亩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园。当地农户以土地为资本入股项目建设,去年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分年投入)共计300万元。
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一度是阻碍三农发展的“绊脚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衡东县供销合作社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坚持以供销合作社社有资金为基础,广泛募集社会资本,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方式为“三农”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衡东县供销社以社有企业光明瓷厂为基础以厂招商,成立农企合作富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引资1100余万元建设农副土特产深加工项目,带动农民就业400余人。
同时,衡东县深入推进“惠农综合服务工程”,在全县17个乡镇建设供销惠农综合服务中心,农资经营实行连锁直销、配送到户,农产品购销采取订单种植、保底收购。自主研发创立“供销帮农”服务平台,平台集帮农访谈、在线培训、家居维权、便民窗口、助农急帮等公益性服务于一体,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商贸服务,切实打通了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