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矢志不移,做新时代党校工作奋斗者耕耘者
市委党校校园一角
市委党校组织教职员工收看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郑建新在市委党校专题调研
  中共衡阳市委党校 衡阳行政学院 衡阳市社会主义学院

  6月12日,市委书记郑建新深入市委党校专题调研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更加突出软件建设,把党校办得更有特色,使之成为明辨方向的思想灯塔。在全面听取汇报后,郑建新指出,市委党校办学理念好、教学成绩佳、调研成果多、班子队伍优,为提高全市干部能力素质、加强党的建设和推动衡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郑建新以“五个坚定不移”寄语市委党校工作,这是指导今后一个阶段抓好全市党校工作的指针和方向。

  办公会还就市委党校工作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和交办,形成的会议纪要分七点、从八个方面对党校工作给予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党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务实举措,更是对党校同志的激励和鞭策。

  市委党校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和全体教职工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和深入领会郑建新同志办公会议精神,仔细对照“五个坚定不移”中的每一点要求,研究具体的落实措施,并要求全体教职工自觉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

  党校是党的理论宣传主阵地、党员干部培训主渠道、党性锻炼大熔炉、党委政府重要智库。党校不是普通学校,而是党教育培训执政骨干的学校,这对党校教职工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党校这块阵地,必须由政治忠诚、能力胜任、敢于开拓、甘于奉献、作风优良的人坚守。鉴于此,我们认为,广大党校教职工要切实强化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移地做新时代党校工作的奋斗者耕耘者。

  1 坚持以忠诚为魂,确保政治上“靠得住”

  古语有云:“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对党绝对忠诚是党校事业的生命线,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点。一是要时刻保持“党校姓党”的政治清醒。党校姓党,党性坚强是基本条件,政治过硬是第一要求,仅有一般的忠诚是不够的,而应当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绝对忠诚”,必须把这一条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首要政治本色、首要政治品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党校才能真正成为让党放心的“坚强阵地”和“红色熔炉”。二是要始终坚定“向党看齐”的政治自觉。党校教职工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始终在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三是要勇于担当“为党育人”的政治使命。党校教职工是为党培养执政骨干的“红色熔炉工”,必须把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传播者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捍卫者,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虔诚而执着。必须时时不忘自己的使命、组织的信任、岗位的重要、学员的期盼,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为党说话,为党立言,为党育人。必须永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忧党忧在深处、担当担在难处、守土守在实处,带着光荣感和使命感去传道授业,做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吾道一以贯之”。 

  2 坚持以勤学为本,确保能力上“过得硬”

  国学大师黄侃说:“学问文章,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以高明远大为贵”。党校教师要当好马列公园的“理论翻译”,更应该崇尚学习、坚持学术立身,使自己具有过硬的综合素养。一是要有“学以立业”的压力感和紧迫感。面对国内外形势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面对日益增多的高学历学员,面对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员领导干部,党校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教学技艺。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途径就是勤奋学习,始终以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支撑自己。二是要有明确的理论学习主业和研究重心。党校教师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要立足自己的学科和专业方向,注重补充新知识,丰富理论储备,增强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要经常性深入实践一线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汲取鲜活的养分,不断提高个人教研能力。三是要有“以读书索道于世”的境界追求。党校教师当以“文以载道”“士以弘道”为念,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惟此,方能通悟古今之变,形成准确全面的历史认知,掌握历史唯物论的锐利思想武器;究天人之际,实事求是,客观求真,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一家之言,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言,把个人追求和民族的、时代的、人民的、现今世界大势紧密结合,悟出修成一个新时代真正共产党人应有的大智大勇,悟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

  3 坚持以创新为翼,确保行动上“跟得紧”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世界多极化、社会多样化、思想多元化前所未有;知识更新之快、信息爆炸之烈、舆情掌控之难前所未有。干部教育培训必须适应时代要求,紧跟实践和理论创新的步伐。一是要深入把握干部教育培训规律。要深刻把握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规律,切实提高干部教育科学化水平,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要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探索特色鲜明的培训方法,集中培训与自选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授课层次要高,内容要新颖,要有前瞻性,抓住干部“知识盲区”,令人耳目一新。二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鉴于党校教育的独特规律,党校教师靠真理吃饭,不靠资格吃饭,应该树立信心,摆正心态,既要谦虚又要自信,既要注重学员的特点,又要增强自己的“底气”;要大胆探索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和模拟式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培训对象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教师讲授、现场教学和互动研讨“三位一体”的教学风格。三是要努力提高科研和决策咨询能力。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把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对本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中;要积极思考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创新思维,结合现实情况回答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关注、困惑的各类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而更好地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发挥好“智囊”作用。

  4 坚持以奉献为梯,确保心态上“放得平”

  党校事业的神圣和特殊性更要求党校教职工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应做勤奋敬业、乐于奉献的表率。一是要信念坚定、淡泊名利。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奉献精神,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党校教职工要正确看待苦与乐、得与失,不图虚名、不事声张,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不仅要当“老黄牛”,默默耕耘,奉献青春,还要当“千里马”,开足马力,有激情有干劲。二是要专注教学、潜心科研。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奉献给党校教育事业,努力在个人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上更上一层楼,在辛勤耕耘中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党校事业只有靠一代又一代党校人坚守始终如一的奉献乐业精神,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才能继往开来、兴旺发达。也要注重队伍建设,放开选人视野,积极引进教学骨干和科研苗子。三是要坚持事业当先、埋头实干。需要指出的是,党校有两支队伍,一支是教学科研队伍,一支是教辅行政后勤队伍,这两支队伍血肉相连、唇齿相依,都很重要,哪一个都不能少。做好党校教辅行政后勤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大局观念强、业务技能精、工作作风硬、服务水平高的干部职工队伍。我们说党校教师姓党,党校教辅行政后勤工作者同样也姓党。教辅行政后勤工作者要养成求真求实的作风,提高工作执行力,发现服务需求要主动出击,对待工作任务要不打折扣,把“严”和“实”的要求切实体现到我们的工作作风之中。

  5 坚持以律己为要,确保德行上“立得稳”

  古训说,“政者正也”“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党校教职工作为执政者之师,更要严于律己、修身守正。一是要重品行、作表率。党校教师因其特殊的身份,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切实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工作不移公仆之心,自觉把做人与做学问、修德与修才结合起来,使自己不仅要“能”胜其任,更要“德”负其重,真正成为恪守道德自律和人格操守的典范,成为弘扬正气、引领风尚的典范。二是要讲政治、守规矩。学术探索无禁区,党校讲课有纪律,这是个“金箍”。党校绝对不容许出现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绝对不容许出现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都是不允许的。三是要炼作风、聚合力。党校人的作风建设,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培育卓越优良的风气,就是要形成实干兴校的浓厚氛围,把思进、思变、思发展,创新、创业、创一流作为党校精神面貌的新常态。“思进”就是要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进取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思变”就是富于改革创新意识,从自我圈圈中、封闭视野中、传统习惯中跳出来,着力打破长期以来已经固化的思维模式、教研管理形式,以改革创新的举措推进党校各项工作。“思发展”就是要立足校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党校持续发展、内涵发展上来。

  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上,党校教职工要甘于做耕耘者、勇于做奋斗者,于伟大时代追求伟大梦想,以崇高信仰担负崇高使命,受严竣考验交出严正答卷,在平凡岗位做不凡业绩,做到“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做到一通百通、一悟皆悟,见招拆招、见贼杀贼,从容淡定、游刃有余。只要我们始终葆有“莫向光阴惰寸功”的精气神,就一定能够攀过时间的阶梯,抵达事业常青的彼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矢志不移,做新时代党校工作奋斗者耕耘者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矢志不移,做新时代党校工作奋斗者耕耘者 2018-07-24 2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