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市场杠杆作用,放大慈善基金的救助功能,是新时代拓展慈善公益事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六月下旬,市慈善总会学习考察小组一行,前往福建省厦门、漳州两地,学习交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开创新局面的思路与经验。通过考察交流,我们感受到,厦门、漳州作为沿海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发展慈善事业的资源比较充足;政策相对宽松,推进慈善工作的机制比较成熟;理念相对开放,参与慈善活动的氛围比较浓厚。他们在整合慈善资源、运作慈善项目、扩大慈善效应、助力扶贫攻坚等方面的一些创新性思路和举措,值得借鉴。
厦门市慈善事业基本情况:
厦门市慈善总会成立于1994年,比衡阳早运行将近10年,历经四届理事会。从2001年到2016年,厦门市慈善总会总共募集钱物15亿余元,远远超出衡阳同期总额,其救助能力也大大高于衡阳,每年均在数千万元,有效发挥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连续三届获评“中国慈善公益指数七星级城市”,并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第一届、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
工作特色:
1.推选冠名慈善基金势头足。动员或引导企业和个人定期或不定期向慈善总会捐款,设立体现捐赠者意愿的冠名慈善基金,由慈善总会统一运作,定向或统筹开展扶贫、救困、助学、助残,是厦门市慈善总会比较成熟和成功的工作经验。目前,该市已经设立冠名慈善基金50个,吸纳善款2.07亿元。从多年运行情况看,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吸引比较有实力规模的企业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减少企业参加慈善救助活动的事务性负担,并且能让爱心企业对自己的定向意愿的落实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和掌握。
2.联手宗教界拓展慈善事业思路广。在厦门市慈善总会,广泛吸引各界人士参与慈善公益事务是该市慈善工作的一大特色。
据了解,厦门沿海一带民间宗教渊源悠久,以东南沿海为中心的妈祖文化也相当兴盛。联手宗教界拓展慈善事业,厦门慈善总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是吸收宗教界代表人士参与慈善总会。二是设立由寺庙冠名的慈善基金。三是向宗教界推荐慈善项目,或者与寺庙联手开展助学、安老、扶孤、助残等慈善公益项目。这些运作,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
漳州市慈善事业基本情况:
漳州市慈善总会于2011年12月正式成立,目前还是第一届理事会。虽然组建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截至2017年底,总会募捐总收入为20505万元;经过六年多的积累,总会的“两金”达到1245.75万元,其中创始基金1007万元,救灾预备金237万元。目前该市慈善总会的救助项目就有68个。
工作特色:
1.基层慈善组织发展迅速。该市慈善总会注重发掘慈善资源,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六年多来,全市2区1市8县5开发区都建立了慈善总会;还有125个乡镇建立了慈善分会、1023个行政村设立了慈善工作站;市区内还组建了26个义工组织。慈善组织工作网络已经覆盖到大部分乡镇和行政村。
2.“慈善+保险”模式成效凸显。2014年初,漳州市慈善总会从关爱低保户家庭贫困学生入手,尝试运用商业保险机制解决低保户贫困学生的安全问题,携手中国人寿保险漳州分行,为5557名贫困学生投保为期一年的学生平安保险,帮助他们构筑意外伤害保险屏障,解决低保家庭后顾之忧,创新了慈善救助方式。2016年,为助力扶贫攻坚战,他们与人寿分公司深度合作,决定对“低惠保”产品进行创新升级,推出实施内容更全面、保险条款更优惠、覆盖面更广、赔付率更高、理赔金额更多的慈善金融保险新产品——“扶贫宝”,让更多建档立卡的贫困对象享受到新形式救助方式带来的实惠。这种借助社会力量尤其是金融保险力量,发挥市场杠杆作用,放大慈善基金的救助功能,是新时代拓展慈善公益事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漳州市慈善总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开阔了视野,发现了差距,增强了推进我市慈善事业的使命感,也坚定了慈善工作要不断创新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