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支行新塘分理处是一个年轻的、能吃苦、高素质、充满活力的分理处。这个团队总共7人,平均年龄35岁,青年员工5名,占比71%。网点负责人稂中平不到30岁,在他的带领下,他们开办了全市首个“智慧学校”项目,发放了全县城首批“农民养老贷”等,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客户的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新塘分理处的存款余额3.8亿元,年增速达17.5%,农户贷款余额已突破900万元,业务发展领跑当地金融机构,各项指标考核居全县农行系统第一。业务经营的高效发展让新塘分理处收获了丰硕的荣誉奖项,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分行先进职工小家”“湖南省分行先进基层党支部”“衡阳分行网点个人业务突出贡献奖”。2018年,新塘分理处摘得全国农行系统“青年文明号”。
让窗口服务充满温馨
奉献的同时也是一种收获。衡东县新塘分理处的青年员工们工作在第一线,始终把做好客户服务作为工作职责。他们以优异的服务水平,快捷的工作效率,使每个服务窗口都充满温馨。
在新塘分理处,每天都会安排青年员工给来网点的客户主动倒送茶水,每个前来办业务的客户都有一杯暖心茶,让客户感受到农行温馨细致的服务。
新塘分理处的青年员工不仅做好网点服务,还把温馨服务延伸到客户家中。去年腊月的一天,农户老宁来网点取钱,但密码忘记了。通过一番询问后,得知老宁是取钱给瘫痪已久的老母亲看病,然而银行卡是老母亲的,新塘分理处两位青年员工当即驱车赶到离网点30公里的乡下,为老宁母亲办理挂失等手续,帮助客户解燃眉之急。新塘分理处青年员工的周到服务也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吸引了更多的客户,该分理处的存款出现连年增长的好势头。
让美好生活融入农村
近年来,农村地区金融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交易习惯都停留在传统的现金交易,非常不方便。为此,新塘分理处青年员工以农民的生活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智慧乡村”的突破口。
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是坐落在新塘镇有名的学校,学生们有不少来自偏远农村,家长带现金来镇里缴学费,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为此,稂中平带领青年员工进行市场调研,并创新思路,研究策划“智慧校园”项目。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新塘分理处所有员工分工协作,一边组织自学产品和流程,一边抓紧时间与学校沟通。在短短10天内,顺利完成了操作流程学习演练、收集录入信息资料、微信小程序申请、商户零费率进件、微信支付配置、连接智慧云平台、预上线测试等工作。“智慧学校”平台可以实现在微信上缴纳学校的各种费用,成功解决了3370位家长缴费难问题。新塘分理处高效快捷的服务,也得到学校的高度赞扬与主动宣传,吸引了多所学校上门来要求开通“智慧校园”项目。
在创新工作的同时,新塘分理处青年员工也引领着当地村民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2013年因政府开发的需要,新塘镇有一大批农民成为被征地农民。失去土地后,这一部分农民由于交不起自筹部分而未能参加养老保险,“养老”没有保障。为此,新塘分理处青年员工积极与当地政府对接,在全县首推“农民养老贷”,让失地农民不花一分钱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目前,该分理处已成功为30户失地农民,发放了近200万元的“养老贷”,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赞许。
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闪光
分理处只有7个人,随着业务的发展,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网点员工需要经常加班加点,虽苦虽累但他们毫无怨言。春节期间,更是乡镇网点业务高峰期,营业厅几乎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每年春节前一个月,新塘分理处青年员工都主动放弃休息,连续上班20多天。今年春节,青年柜员李燕怀孕在身,坚持继续上班到大年三十。同事们纷纷劝她休假回家休息,她婉拒道:“如果我请假了,意味着大家要做更多的事,我要坚持做完我每天的工作。”
由于在乡镇网点,分理处5个青年员工都是从外地分配过来的。虽然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甚至逢年过节都不能回家,但他们却没有丝毫计较,而是安下心来,认真干好每一项工作。工作之余,他们也没有放松,而是组织一起学习业务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