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康家戏台:
点燃水口山工人运动的“火种”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旧址——康家戏台
  ■文/本报记者 谭晓波 图/本报记者 周琪

  仲夏,太阳高照,坐落于常宁市水口山镇金联村的康家戏台显得异常静穆。

  96年前,在这里,毛泽东激情讲述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唤醒工人群众团结起来,反抗剥削、反抗压迫;

  在这里,湖南境内首个矿山俱乐部——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3000多名工人振臂高呼:“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在这里,工人运动的火种被点燃,孕育了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当时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邓中夏说:“中国矿山虽多,唯有全部组织的,只有江西安源和湖南水口山之二处,而水口山铅锌矿罢工,其雄壮不亚于安源。” 

  湖南省首个矿工俱乐部成立

  与康家戏台仅有几步之遥的康汉柳饭店,残留的青砖和陈旧的木框,无声诉说着过去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常宁市史志办主任科员傅建平告诉记者,这里就是毛泽东在水口山考察期间下榻的地方。

  作为中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地,在20世纪初,水口山矿区是衡阳境内最大的省立官办工业企业。矿区管理上推行“把头制”和“监工制”的封建剥削制度,水口山工人备受封建官僚的剥削和帝国主义的掠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21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来衡阳,指导湖南三师建立党小组时明确指出,到水口山矿去,建党要与工人结合起来,在工人中发展党代表,团员,建立党组织。

  据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年谱》记载:“1922年4月底,毛泽东同夏曦、彭平之由长沙到常宁水口山,了解铅锌矿工人情况。”

  随后,毛泽东回到衡阳,并到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作关于社会主义的学术演讲时指出:湘南学联应担负起对水口山的宣传工作,衡阳党组织应以水口山为重点,深入到水口山工人中去作宣传,发动工人、组织工人,为建立党的组织打好基础。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衡阳地方党组织很快就派人到水口山矿做宣传发动工作,在工人中开办政治夜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提高工人的觉悟。

  1921年冬至翌年4月,有70多名工人被吸收入团,成立了水口山矿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基础上,又在工人中发展了刘东轩、宋乔生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11月建立了中共水口山矿小组,1923年初,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成立了临时支部,5月初正式成立湖南省境内首个矿山党组织——中共水口山支部,由蒋先云担任书记。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取得全面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水口山矿的工人。一场争取正当权益的抗争,暗暗地酝酿开来。

  机械科工人党员刘东轩、罗同锡等商定派工人代表刘东轩赴安源“取经”,然后发起自己的罢工斗争。

  11月22日,中共湘区委员会派蒋先云、谢怀德等会同中共新民中学党支部书记韦汉到水口山矿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当晚即召集工人积极分子开会商量筹组工人俱乐部。次日,湖南省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筹备处成立,组织临时干事会及临时代表会,公推罗同锡为临时干事会主任,刘东轩为副主任,蒋先云为全权代表。临时干事会决定以“十人团”为基层组织串连工人,两天之内,基本将全矿工人组织起来。

  11月27日,“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成为湖南省第一个矿工俱乐部。3000多名工人手里举着彩旗,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为了改善工人艰苦的生活境况,1922年11月30日,水口山工人俱乐部代表蒋先云等向矿局提出了最低限度的4个条件:即承认工人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津贴俱乐部各种费用;增加工资;均分红饷。

  对此,矿局却置若罔闻,不理会工人的正当要求。如此态度激起了工人强烈的不满,一场群情激愤的大罢工如箭在弦。

  12月5日,机器全停,矿区静寂。俱乐部发布罢工宣言,通电全国,向矿局提出18项条件,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爆发了。

  12月18日,寒流袭击水口山矿区。矿局一张“请柬”送到了俱乐部,指名要蒋先云前往“磋商”。

  面对大批的矿警包围,蒋、刘两人毫无畏惧,面对矿局“即日开工,否则就地正法”的胁迫,两人斩钉截铁地拒绝,“要扣留就扣留,要杀就杀。想要开工,就必须答应工人们提出的条件。” 

  闻讯赶来的3000多名工人形成一个“钢铁桶子”团团包围住矿局,高呼“不准杀害俱乐部全权代表”“不答应罢工条件拒不复工”……

  26日下午,工人俱乐部18条要求得到水口山矿当局签字认可,工人们领到了补发的工资和红饷。

  至此,持续了23天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以工人的胜利而告终,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辐射整个湖南。

  800余名工人奔向井冈山

  1923年6月,经湘区委批准成立了中共水口山党团。在蒋先云、毛泽覃、唐继盛、朱舜华等一批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水口山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然而,1923年11月,赵恒惕派宾步程带领武装,强占了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矿山工人再次举行了罢工斗争。赵恒惕用武力封闭工人俱乐部,强迫工人上工,捕捉工人代表,解雇了一千多人。蒋先云被迫离开了水口山,从此水口山的党组织完全转入地下。

  1928年,在宋乔生的指挥下,800余名水口山工人夺取了矿警队枪支50多条,弹药6箱,奔上今衡南、常宁、耒阳三县(市)交界处桐梓山游击作战,与李育松领导的农民游击支队会合,组成了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活跃在衡阳边远山区的一支精锐工农革命武装。这支队伍在衡耒边境抗击敌军围剿一个多月,后被整编成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独立第三团。

  “正是这支勇武的工农游击队,有力地打击和牵制了盘踞在衡阳方向的敌人,呼应了湘南起义的开展。”傅建平告诉记者。

  同年4月,独立团八百多人与朱德、陈毅部队会合,奔向了井冈山。5月4日,毛泽东在第四军成立大会上,将水口山工人武装改编成为红四军军部特务营。1928年7月24日,军部特务营全部编入红四军第二十八团。

  据《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井冈山斗争” 中记载:“边界红军的来源,有湘南的农民和水口山的工人;水口山工人武装是红军的中间力量。” 

  【旧址简介】

  康家戏台,是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旧址,位于常宁市松柏镇水口山铅锌矿东侧康家溪畔的金联村。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砖木结构,平面呈“凸”字形,面积77.37㎡。重檐歇山顶,小青瓦,绿琉璃瓦剪边,正脊两端为龙形正吻,罗刹宝顶居中,是常宁市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戏台。

  路线: 从市区出发,沿衡州大道上潭衡高速行驶14公里,转岳临高速行驶22.1公里,从水口山收费站下,沿着省道S214行驶8公里到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点燃水口山工人运动的“火种”
为真理信仰,一介书生无惧屠刀
明翰精神成为文化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点燃水口山工人运动的“火种” 2018-07-18 2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