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由浙江省统筹管理和指导,将聚焦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坚持发展有限特色学科,注重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创新人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从举办研究生教育起步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超5000人
《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西湖大学的函》指出,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有关规定和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设立西湖大学。
函中指出,西湖大学为非营利法人,由浙江省统筹管理和指导。学校定位于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着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从举办研究生教育起步,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目前,西湖大学首批19名博士研究生已入学,2018年共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30名。当前,西湖大学面向全球招聘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前期已经开展了五轮面向全球的优秀人才招聘,签约37名高水平学术人才,预计教师规模到2021年达到210人,到2026年达到300人。
在学科设置上,学校以西湖高等研究院的理学、前沿技术、生物学、基础医学等4个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含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优先形成理学、工学、医学3门学科类。
教育部将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并根据评估检查结果研究其开展本科生教育问题。
由多位著名科学家发起筹 建 15年后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
据悉,西湖大学的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等著名科学家发起筹建。
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哪儿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西湖大学“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是新的重要体现。
之前,施一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学师资规模将超过拥有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学,教师科研水平很可能成为中国之最;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成为亚洲一流;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大学媲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经费来源为社会捐赠、办学收入等
西湖大学校址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区。在治理体系上,西湖大学将借鉴国际经验,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大学治理体系。校董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由致力于国际化的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的国内外知名人士,以及政府部门代表等组成,对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
同时设立监事会、顾问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等,按照章程和相关规定开展活动,形成董事会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大学治理体系。同时,学校将依法设立中共西湖大学委员会,党委书记通过参加董事会、校务委员会,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湖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办学收入、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及人才政策支持经费和政府扶持资金等。特别是创办初期,政府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学校正常运行后,经费将主要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承担。
(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