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改革~~~衡阳县梅花村打破数十年传统,土地“确权确股不确地”,遏制抛荒和确保村民收益公平
~~~对违章行为及时曝光并助力实现“一路绿灯”
~~~多人结伙诈骗独身老人,南岳警方破案追赃
~~~截至11月10日,市水务集团已完成对全市205个小区、楼盘的二次供水检测,从目前检查的情况来看,整体情况较好,剩余的100余个小区的检测将在本月底前全部完成
~~~祁东交警迅速破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
梅花村的土地确权新探索
衡阳县梅花村打破数十年传统,土地“确权确股不确地”,遏制抛荒和确保村民收益公平

  ■文/图  本报记者  易成章  见习记者  吕镁妍

  ”

  效果

  烦。如果有少数村民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就会形成‘插花地’,不利于规模化耕种。”

  今年,梅花村3200余亩耕地无一抛荒,而且约有2600亩种上了双季稻。“2018年以后,村里多了七八家农业公司、合作社来投资,把耕地都流转了。他们还承包了很多荒山和山塘,”刘准认为,“至少我们村土地确权的改革,为这些经营主体的投资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另外,过去土地分配到户长时间不变,容易引起村民间利益纠纷。这也是梅花村改革的两大重要原因之一。

  “村里人口每年是变化的,”梅花村梅花组组长杨汗元过去时不时要为处理这些问题头疼,因而非常支持改革:“比如每年都有人口出生和去世,有嫁出去的和娶进来的。空的人口长时间占着土地,多出来的人口又没有土地可分,吃亏的自然有意见。”

  “我们所做的事,很大程度上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村民为什么支持?因为他们的‘钱包’也鼓了!”

  11月8日,谈及本村的土地确权改革利弊,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支书刘准算了一笔账。

  2018年4月,梅花村在全国新一轮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中,进行了新的探索。在两年酝酿过后,梅花村在全省范围内的大胆尝试引发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村民服不服,要看钱包鼓不鼓”

  打破数十年传统,“确权确股不确地”

  梅花村的晚稻进入成熟收割期,田间金黄一片。今年该村3200亩耕地无一抛荒,且种植双季稻约2600亩

  动力

  遏制抛荒和确保村民收益公平

  “我们是‘确权确股不确地’。”刘准介绍,经过前期商讨、完善,2018年4月,梅花村正式完成改革。“按照村民总户数,把土地集中确权到22个村民小组,但只确权属面积,不确具体地块。再把每户确权颁证的面积入股,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  

  但当年的探索也不是完全没有阻力。刘准说,“22个村民小组开会,我都参加了。有12个组一次性通过,其他有极少数村民提出了意见。比如想自己继续种地,或者觉得自己家人口少占股少,还有纯粹就是思想一下转不过弯。”

  事实上,梅花村的改革方案考虑到了这些情况,且给出了解决方案。

  梅花村首先确定了“优先自种”原则,即有意自己种田的村民,可以优先选一块连片的耕地。至于土地流转收益,与每户人口挂钩,但每年调整一次。

  梅花村上游组组长杨年青透露,“经过村民大会协商,以每年8月31日为界,按人口增减动态,调整每户土地面积基数,再按比例分配组内土地流转收益。”

  “不改不行了!至少对梅花村来说,改革有迫切的现实需求。”作为改革的首要推动者,刘准当时心里多少有点没底。但他坚定认为把握了一个底线:是为了村里好,而且没有损害老百姓利益。

  201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对规范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作出系统全面的制度安排。《意见》明确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原则上确权到户到地,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

  梅花村的做法打破了数十年“土地确权到户到地”的传统。而刘准所认为的“迫切现实需求”包括两个内容:有利于土地流转,遏制抛荒;确保村民入股收益公平。

  多位村民向记者证实,梅花村的耕地抛荒现象,在过去一段时间是长期存在,只是各组严重程度不一。

  “有些是不想耕种,有些是没有精力耕种了,”梅花村上游组组长杨年青说,“我们组是山丘地形,耕地比较分散,地力大多不高,个体种植水稻效益不好,108亩耕地以前起码有一半荒废了。”

  让种粮大户或合作社流转土地集约耕种,是遏制土地抛荒的有效方法之一。2009年开始,刘准回村成为种粮大户,但他感受到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诸多不便。

  “需要逐户谈判签合同,比较麻

  没有土地耕种的村民也不用担心生计问题。

  据梅花村统计,2019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2.9万元,较8年前翻了近3倍,分别是全国、全省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75倍和1.82倍。

  今年6月16日,省深改办在《改革调研专报》第7期推介了梅花村做法。省委副书记乌兰就此批示,“梅花村的改革很成功,路径也是新的探索,可总结好。”

  “村民服不服,要看钱包鼓不鼓!不敢说百分之百,但现在可以说村里几乎没有反对意见了。”

  刘准精准分析村民们的四块收入来源:土地流转后,每户一年有几千块钱不等的流转收益;没有后顾之忧,村民可以安心外出务工;种植瓜果蔬菜,把农产品变旅游商品;经营主体都会在当地雇工,村民有很多机会在家门口务工。

  “田园牧歌”农业综合体公司负责人刘划告诉记者,除草、剪枝、施肥等杂活,需要在当地雇请工人。“每年这笔支出大约在30万元左右。”

  像“田园牧歌”一样的经营主体在梅花村还有10多家,经营内容涉及水稻种植、蔬菜种植、休闲农庄、餐饮、瓜果种植等。

  “因为大量社会资本进村,我们可以招商选资,把全村规划打造农旅融合五大功能区。”刘准说规划正在稳步推进:农事科普体验区、特色瓜果采摘区、生态蔬菜种植区、乡村休闲美食区、梅花文化康养区。这使得梅花村一改贫困落后形象,变身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村民因此直接受益,农村变景区、农户变商户、农产品变旅游商品。

  “不敢说我们成功了,但至少希望我们的探索可以为有差不多情况的村提供参考!”刘准最后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梅花村的土地确权新探索
城区主要交通路口新设电子显示屏
收购旧版货币?小心是骗局!
本月起,二次供水“大检查”
肇事逃逸?警方一天破案!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梅花村的土地确权新探索 2020-11-11 2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