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说道
1、已从四川大学毕业4年的王芬没有料到,因为所学专业“对外汉语”同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两个专业于2012年变更为“汉语国际教育”,她会在教师招聘中遭遇挫折。2017年6月,王芬参加河北省邯郸市市直学校教师公开招聘,但其报考的语文教师岗位所列的12个专业中并不包含“对外汉语”,只有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最终她在面试环节被淘汰。
专业名称变更所引发的求职遭拒问题,并不是个案。就广播电视新闻学来说,其名称改为广播电视学后,小小两字之差也给诸多学子求职添堵。由此看,正确的疏解点应该放在用人单位招聘专业设定时,对专业名称变更这一情况的更合理承接上,这便需制度化的细致调整。比如,用人单位的相关设定可以大类专业为主,而整体上,也可用严格细化的规范,促使专业目录在教育部、人社部、高校和用人单位等相关方的备案实现相对统一。不过,这也离不开上下皆“唯实”的合力助阵。 ——评论员 王 彬
2、36年来,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副教授刘晓芬坚持用全板书形式授课,获得学生们热情追捧,热到上刘老师的课,要提前抢座。如果提前一天占座,前三排可能没了,当天占座,前五排就没了。
有人认为,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还死守着效率低下的板书,是不是也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呢?刘老师却认为,板书改成PPT,感觉不一样,思维有断层。与多媒体相比,手写的板书,更注重数学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老掉牙”的板书意外在这个时代受到追捧,从根本上说是对传统师道精神的肯定。必须承认,教学从根本上说还是一门传统手艺,跟科技有天然的代沟。教学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必须与学生的心理合拍,必须与学生亲密互动,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什么时候该重复,要不然都改成网络授课得了。 ——评论员 高 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