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届年轻人开始整顿份子钱了”“这届年轻人断亲已成常态”“这届年轻人下班后热衷于做副业”……打开手机推送,你会发现这届年轻人很忙,出现在各种“对抗传统”的生活方式里。纵观这些文章,套路基本雷同,即“一个网络话题+几个化名案例+一个吸睛结论”。稍微想想,这些故事真实吗?样本量撑得住结论吗?显而易见,噱头大于实质,不过是碰瓷年轻人的标题党罢了。
点评:短期来看,一个个“10万+”确实亮眼,但着眼长远,流量狂欢无异于饮鸩止渴。消灭标题党等乱象,在于内容生产者的自律,更在于指挥棒的校正。很多时候,曲高难免和寡,那么在考核内容生产工作时,除了流量数据,是不是也应当考虑具体稿件的引导力、公信力?平台也决不是一个中性甚至“隐身”的角色,而是确保内容产品有序传播、助推优质内容呈现的责任人。当各方重新将专业素养与职业规范奉为圭臬,标题党的路自会越走越窄。
2.离职后,退出工作群是常规操作。不过,四川南充一位女士的操作,却显得不比寻常——这名女子在离职后花了3个多小时,一口气退了600多个工作群,她表示“感觉退完后轻松了很多”。
点评:众所周知,工作群最初是为了便于工作,有什么事在群里吆喝一声,不仅简单直接,而且快捷高效。但是,工作群近年来却日益呈现出缩小化、细分化的趋势。单位有大群,部门有小群,项目有临时群,客户有对接群……面对“群”起而攻之,总让人感觉深陷其中、无力自拔。科技在飞速发展,劳动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但无论如何,劳动者权益都不能受到践踏和伤害。对于劳动监察部门来说,如何避免“隐形加班”触碰法律红线、伤害劳动者权益,需要深入研究。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维护法治底线、承担社会责任是基本要求。
3.近日,有网友反映,百色市田东县的马戏团表演中,有孩子排队骑老虎拍照。相关视频显示,一只老虎趴在铁床上,一男子将一个小男孩抱起放到老虎背上,前方有人拿相机拍照。老虎后肢用皮带固定,但拍照时它的前肢和尾巴还在摆动,后面还有不少孩子排队等待。视频配文称:“20块钱一张照片。”
点评:此次事件中,一方面,家长让孩子骑在老虎背上拍照,是失去了对待动物应该有的敬畏心。老虎伤人事件并不少见,但家长还是让孩子去拍照,无非是认为马戏团的老虎已经被驯化了,这是一种对动物本能的漠视。另一方面,马戏团让老虎被捆绑合影,是对动物意愿的伤害和动物权利的不尊重。视频中老虎的后肢被用胶带固定,而视频之外,想要让老虎乖乖趴在那里,也必须经过训练。这些都是在强迫动物而为自己谋取利益,同样也是没有处理好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