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新生入学别忘这项“通行证”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家长,要及时带孩子进行结核筛查 2023年08月21日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林   通讯员   刘   丹

  各级各类学校应在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中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查……结核筛查是2023年秋季新生入园(幼儿园)、入学(小升初、初升高、进入大学)前不可缺少的“通行证”。新生入学季即将到来,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家长,别忘了给孩子做入学前的结核筛查。


  把好校门关,做好结核筛查


  结核病是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为主,呼吸道传播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正在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咳嗽时,会将结核杆菌排到空气中,从而使健康人群被感染,学生是结核病发病的重点人群之一。

  由于卡介苗保护效力有限、青少年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学业负担重、运动时间不足等因素,学生感染结核杆菌后更容易发生结核病。

  学生肺结核患者往往需要休学治疗,身心和学业都会受到影响,同班师生也需接受密切接触者筛查和定期随访,学校教学秩序也受到一定影响,而筛查可及时阻断传染源保障师生健康。因此各级各类新生应按照要求,做好结核筛查,把好校门关,防止学校结核疫情发生。


  不同年级入学,检查内容也不同


  针对不同学龄学生人群,结核筛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入园(入学)新生体检,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等问诊,对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或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B-PPD或EC),禁忌症的学生可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替代,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需要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

  对于高中和寄宿制初中的入学新生,肺结核可疑症状等问诊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B-PPD或EC),禁忌症的学生可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替代,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需要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

  对于大学入学新生,则采用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胸部X光片检查。此外,转学生无论是否为新生,都要向新学校提供医院出具的结核病检查合格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人不能做PPD试验,如有免疫缺陷病史、艾滋病史者;各种传染病的急性期或恢复期,发热和器质性心、肝、肾疾病急性期者;精神不正常者;本人及家族有严重过敏史者;其他预防接种不到两周者,患有全身或局部皮肤病者;医生判定暂不适合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其他情况者。


  筛查结果出来后,如何处理?


  如果是筛查无异常者,则可以正常入学。若是疑似肺结核患者,需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未排除肺结核之前暂停入校。若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要按相关要求进行休学、治疗与管理,凭定点医院复学证明方可返校学习。

  如果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即便强阳性也不一定100%就得了结核病,只是发病风险比其他人高些,因此建议加强日常症状监测。一旦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一步检查。如单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推荐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开展预防性服药,如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者其他高危因素,强烈建议预防性服药。


  学校里如何防治结核病?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性较强。”衡阳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如果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同时,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专家指出,绝大多数患者在规范全程治疗下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生活中,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