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先任
场馆入口处观众队伍蜿蜒曲折排成长龙,展厅内人头攒动……今年暑期,不少博物馆成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火爆,参观一票难求。过去显得有些高冷的博物馆,为何持续升温?“博物馆热”会成为“一阵风”吗?
“博物馆热”体现了公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也是公众文化认知提升的一种体现。近年来,我国重视博物馆建设、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诸如博物馆数字化、亲民化,都让昔日“高冷”的博物馆“出圈”。
要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热,助力传统文化传承,需要博物馆与广大游客的“双向奔赴”。一方面,需要持续提升公众文化素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会的文化水位,为“博物馆热”持续输送“原动力”。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推进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发展,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最大程度利用与盘活博物馆资源,才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博物馆并流连忘返。
要让“博物馆热”能够持久并持续升温,还要破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路上的“梗阻”。如有必要,应出台专门的博物馆法,进一步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鼓励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还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也需要各级相关部门重视博物馆建设,补上博物馆建设的短板。
要让“博物馆热”不止于暑期、不至于昙花一现,使其能成为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全社会文化水位的一个重要“支点”,成为烧热文化旅游市场的重要“灶台”,就还要拨旺“博物馆热”点燃的文化篝火。要持续从供需两侧齐发力,做到供需双优,“博物馆热”才能越烧越旺,才能持续深入,由“暑期热”走向“长期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