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今年7月16日,刘泽河因身体难受,在衡东县人民医院住院。住院期间,他也闲不住。“去世的人要清查”“一定要每家每户上门核实清楚”“事关村民利益不能有丝毫马虎”……据状元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待辉回忆,当时,全市正在大力清查养老保险,刘泽河在住院期间一直在调度工作,大家去医院看他,没有10分钟就被“请了”回去。
7月20日,状元村村干部组织去看望刘泽河。没想到大家才踏进病房的门就挨了批评。“先不要说我的病情怎么样,你们清查得怎么样了?现在工作都那么忙,不要浪费时间来看我,我没事!”
李待辉感觉很对不起这个“战友”,“他出院后如往常一样每天奔波在防疫一线,我们都不太清楚他的病情。如果知道,不管怎样也不能让他出院。”
住院期间刘泽河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医生叮嘱他要继续住院或者到大医院进一步治疗。然而刘泽河一直记挂着工作,感觉自己身体有所好转,在7月24日就办理了出院手续。
“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村委会,周末只给自己排值班,他一直为我们着想,我们却忽略了他。”回忆过往,状元村党总支委员彭晋泪水涟涟。
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车子开到村部,村干部免费接送我们接种疫苗,这政策太好了!”7月22日,状元村村委会开来了疫苗流动接种车,当天该村384名老人顺利完成接种。
洣水镇状元村辖35个村民小组、800余户,共计3180人。该村面积大、人口众多,疫情防控形势复杂。然而,目前该村已基本实现新冠疫苗应接尽接,疫情防控形势良好。
考虑到村里老人多,外出接种不便等因素,刘泽河多次向洣水镇、县卫健、疾控等部门反映该村实际情况,向县里争取调配疫苗流动接种车,让村民在家门口接种。
今年72岁的村民熊炳洋腿脚不方便,自认为老人不出门,没必要接种疫苗。刘泽河多次上门宣传接种的好处,在征得熊炳洋同意后,免费接送他去接种疫苗。
说起刘泽河,熊炳洋无不痛心,“刘书记多次上门,汗都湿透了衣服,村书记能做到这样,我们也应主动配合村里工作。”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当时,有个村民从上海开车回衡东路过武汉,回村后出现了感冒症状。一时间,村里人心惶惶,对于疑似病例很多人避之不及。然而,刘泽河却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带他去衡东县人民医院做核酸检测。在结果出来之前,他还多次上门,为其送口罩,与其谈心,并告知他要遵守防疫要求,不能随意走动。刘泽河的家人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几天,令人欣喜的是,最终检测结果显示该村民只是患有感冒。
扎根基层27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记者走在状元村的乡间小道上,发现村庄整洁、道路干净。如今,状元村长期聘请4名保洁员,并建立了健全的卫生评比制度,进行常态周巡查。然而据村民介绍,原双凤、同心、黄梓堂三村合村之前,到处呈现着脏乱差的景象,几乎每家房前屋后垃圾成堆。
刘泽河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中的一场硬仗来打。如今状元村舒适惬意的人居环境得益于刘泽河的“妙手整治”。
11组组长熊正仁回忆,以前村里环境太差了,现在大家爱护环境成了习惯。“要让大家改掉坏习惯可不容易。当时整治时,刘书记带领村支两委入户耐心地劝导村民搞好自家房前屋后卫生。对于不听劝的,刘书记就带领村干部把村民家卫生搞干净,并要求以后村民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搞。整治的那个月经常看到村干部帮村民搞卫生。”
说起这点,刘泽河的老伴王光珍非常无奈,“家里的事情他基本没精力管,更别说搞卫生了。过年前,我们在家里搞大扫除,他就在村部搞大扫除。”刘泽河留给家里的时间少之又少,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基层。
扎根基层27载,一步一个脚印。据了解,1994年5月,时年28岁的刘泽河成为原珍珠乡同心村第七村民小组组长,同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5年担任同心村村支部书记;2015年,原双凤、同心、黄梓堂三村合并为状元村,刘泽河任状元村党总支副书记;2017年,任状元村党总支书记;2020年11月换届,他以满票继续当选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