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申忠文
冬季气温偏低,用火、用电、用气量大,家庭火灾风险也随之增加,“小火亡人”事故易发多发。
“小火亡人”是指火灾中经济损失小、过火面积小、受灾户数和人数相对少,但又造成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
“小火亡人”原因
季节性高发。从历年统计数据情况看,冬春季节是“小火亡人”火灾的高发季节,50%左右的火灾都在此间发生,这与冬春季节寒冷/风大/干燥/用火用电较多,火灾发生频率和总量较高的规律是一致的。
受灾者多为弱势群体。老人或行动不便人员,逃生能力较弱。当灾难发生时,此类弱势群体人员往往容易成为灾难的受害者。
过火面积小,多集中在生活区域。“小火亡人”火灾燃烧面积小,经济损失小、多发生在人员居住场所是这类火灾的共同特点。因集中在卧室等生活区域,个人的安全警惕不高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诱使火灾发生。
由于冬季入夜时间提前,加上冬季期间人体较容易困倦疲乏,身体警觉度和火灾警惕性下降,在夜间尤其是深度睡眠期间对于火灾突发的预警能力下降,造成“小火亡人”的发生。
如何防范“小火亡人”
卧床吸烟、用火离人、超负荷用电……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酿成亡人火灾。防范家庭火灾,以下几点一定要做到。
日常用火要当心。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大家在生活方面用火定要多加小心。
卧床吸烟易惹火。不可随意将未熄灭的烟蒂、火柴杆等扔在地面或纸篓内,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老化电器早更换。生活中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易燃物品莫乱放。家中的液化气钢瓶、气体打火机、酒精等易燃易爆品,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定,不要让孩子接触这些危险品。
教育儿童别玩火。有些孩子喜欢玩火,对引火物十分感兴趣,所以要教育儿童不玩火,家中打火机和火柴应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烘烤衣物多留神。电暖气、电炉子等取暖设备用电量大,温度也高,用来烘烤衣物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火灾。
火灾发生如何安全逃生
遭遇火灾时,如何在关键时刻不慌张,做到科学逃生?这些逃生方法要掌握。
起火莫慌,先报火警。一旦发生火灾,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报警时请讲清起火地点、起火物质、火势大小、人员被困等情况。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发生火灾时,如果已经明确起火点,并且火势不大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可以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灭火。
镇静辨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保持镇静,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迅速撤离。
简易防护,蒙鼻匍匐。将浸湿的棉被或棉大衣、毛毯盖在身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或弯腰前进,以防烟雾中毒。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逃离火灾现场时,要沿着标示有“安全出口”的通道逃生,高楼逃生时要使用楼梯,切忌使用电梯逃生。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通过。
缓晃轻抛,寻求援助。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通过大声呼救、挥动布条、敲击金属物品、投掷软物品等方式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夜间可用手电筒、应急灯等能发光的物品发出信号。
不入险地,不恋财物。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运贵重物品上。已经远离险地的人员切勿重返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