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一家人》: 用欢乐的方式定义了家人的内涵 2023年09月03日  

■胡建军 摄

  ■王珉

  开心麻花的最新喜剧电影《超能一家人》,将动作、冒险、喜剧、悬疑、家庭等元素融于一体。电影的前半程让观众的欢乐笑出了如主演沈腾一样的“贵族气质”,后半程让观众笑出了如片尾曲《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家庭温情。可以说,观众会被影片中的一家人的命运牵引着,调动情绪,仿佛自己也变成家庭中的一员。

  该片采用喜剧邂逅奇幻元素的新颖视角,讲述离家多年的主人公郑前开发出一款理财App,被家乡商会会长乞乞科夫盯上,最终一家人互相配合,才打败乞乞科夫,也打败幕后黑手女特工波波洛娃,其间发生了许多爆笑故事。该片在保留俄罗斯电影《超能力家庭》原作的设定上,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和开心麻花的喜剧风格。

  片中各种话剧梗的笑料,让沈腾饰演的大反派有种别样的魅力,观众恨不起来,却笑出声来。他不是一个表面来搞笑的,他身上背负着“煽动群众声讨郑前”的使命。在影片前期观众看不出这个人的第二重性,后面才逐渐地显现他是女特工波波洛娃的棋子。片末通过乞乞科夫双手流血在地面艰难爬着等各个侧面展示,使得人物更加丰满和立体。

  作为国产喜剧电影的翘楚,沈腾已成为喜剧电影票房的“领头羊”,开心麻花团队的影片成功与否,在于“含腾量”是否足够。《超能一家人》有很足的“含腾量”,冲着沈腾来的观众也没失望。

  除了沈腾,家庭其中一个角色“大力”妹妹,也让人啼笑皆非,为《超能一家人》增添了不一样的人情味。

  与其他国产喜剧片不同,《超能一家人》并未刻意渲染情感氛围,却成功唤起观众对家庭亲情的珍视。观众没有全程笑到尾,也是因为金句笑点格外的走心,中间的点睛之笔是“家庭观念”。正如妹妹说的:“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家,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就足够了”。

  家庭伦理价值是影片的故事核心,和《超人总动员》系列等好莱坞电影一样,主人公无论历经多少磨难和矛盾冲突,维护家庭的和谐统一才是最终目的。《超能一家人》搞笑之余,电影内核还是家人的羁绊和家庭的力量。超能力的寓意是家庭成员的心病或向往。能飞天的姐姐,因弟弟郑前离家后,放弃自己的舞蹈梦想,留下来照顾家人,不能实现艺术深造;能隐身的爸爸,是这个家中的“透明人”,大家瞧不起他;大力妹妹,年纪虽小,作为被这个家收养的孩子,深爱这个家,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家人。家人们虽然互相嫌弃拖累,但始终不离不弃。关键时刻家人站在身后,做最坚强的后盾,该片将拯救家庭和拯救家乡放在同等地位。

  在电影最后一家人团结一致对抗反派女特工波波洛娃,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展现家庭伦理价值的关键地位。郑前与家人是互相成就的,电影设定如果郑前在,一家人无所不能,一旦郑前离开,超能力就会消失,家乡甚至世界又变成一片狼藉。家人要在一起缺一不可,郑前虽是小人物,但在强大的权力面前,他却不低头,具有英雄人格,以此凝聚起家人们,拯救家庭也是拯救社会。可以说《超能一家人》用欢乐的方式定义了家人的内涵,内核是一个温情的家庭故事,而这份温情,和中国观众的家庭观念会产生共鸣。

  电影中还有诸多感人桥段。比如:郑前和家人们为了实现姐姐的舞蹈梦,用尽全力镇守剧院的四个位置,让姐姐如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那样的飞天超能力不会消失,让她在剧院聚光灯下投射一束光空中独舞熠熠生辉。家人们的所有行为动机,都指向家庭价值,他们让一直在芭蕾舞团跳配角的姐姐也能成为主角。一家人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万人瞩目的英雄,重要的原因就是匡扶正义,揪出侵犯个人隐私导致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最后,“家人就是我的超能力。”一家人全部回归家庭,成为守护家庭伦理价值的绝佳载体。

  《超能一家人》的爸爸当初没写愿望,原来是希望一家人一直在一起。“家人就是用来拖累的,相互拖累!”时刻提醒观众珍惜家庭关爱亲人,将家人的幸福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开心麻花电影最后总能回归到普世的家庭关系与情感,《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独行月球》等都是如此,充满童真色彩和大众家庭的情感链接,正是开心麻花团队深受观众喜爱的秘诀。

  但美中不足的是,该片剧情有点割裂,诸如洗钱这样的桥段,似乎降低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毋庸置疑,好人打败坏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团结起来就能幸福,守护家庭伦理价值的道理很简单。但只靠沈腾撑起笑点,有些笑点是为了笑而笑,中间穿插沈腾饰演的乞乞科夫,和女特工波波洛娃的感情戏,最后却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喜剧和动作和爱情混搭,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但整体观感影响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