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通讯员 何秀峰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建军
8月31日傍晚,蒸湘区弘阳夜市人声鼎沸,香气扑鼻。人们穿梭于热闹的美食摊位间,孩子们在游乐区开心地玩耍,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今年以来,蒸湘区积极探索实行“四色”联动工作法,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实现夜经济带动各类消费10亿元。
“执法蓝”守护“夜美食”
9月1日晚7点,在蒸湘万达广场,“不一young”迎新音乐节正在火热上演,演出、美食、啤酒,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同样,在万达星空夜市,也是人头攒动。而这些热闹的背后是蒸湘区主动作为,发展夜经济的生动实践。
“政府搭台、商家唱戏、银企联动、群众参与,激发了消费新活力。”蒸湘区万达广场负责人邓娟介绍,为发展夜经济,蒸湘区对夜市经营者定点设摊,通过划定区域、限时摆摊,加强服务、温情执法等方式,为夜经济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蒸湘区商务局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3月11日,“蒸情湘约 乐享消费”主题消费年启动仪式在蒸湘万达广场启动,现场联动四大银行发放400万元消费券,带动消费近亿元。
7月11日,蒸湘区首届网红夜市消费节暨金钟夜市开市,为做好开市前的准备,蒸湘区组织安监局对夜市摊位燃气安全进行统一检测,组织城管、交警等部门制定交通疏导和应急预案,组织卫健局为夜市摊主发放健康证……当天晚上夜市人流量破10万人,成为衡阳夜经济新的打卡点。
“金钟夜市和弘阳夜市有200余个摊位,客流量高峰时能达5000人。对市民来说,多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对于摊贩来说,多了挣钱的渠道。”金钟夜市负责人刘亮说。
“志愿红”助力“夜服务”
“蒸湘街道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只要资料备齐,就可以在招商现场办理、领证。这样的服务既贴心又暖心,我们很满意!”7月8日,在金钟大雁城夜市招商办公点,蒸湘街道食安办和衡邵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金钟大雁城夜市摊主们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摊贩登记证,摊主们有感而发。
办理现场,夜市摊主们按照清单、流程一次性提交资料,工作人员认真审核登记,对申请材料齐全的经营者推行并联办理、现场办理,现场发证。
在蒸湘区,“志愿红”助力“夜服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帮办绿”助推“夜就业”
随着夜经济的持续升温,带动了部分年轻人“摆摊设点”灵活就业。而作为夜经济表现形式之一的“后备厢经济”已成为促进年轻人灵活就业的一种方式。为此,蒸湘区政府大力支持和扶持年轻人灵活就业,通过政策宣讲、专题培训、选树典型等方式,着力做好群众灵活就业的“引导员”和“中间人”。
7月27日晚,蒸湘区首场“人才夜市”——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弘阳广场室内火爆开启。50多家企业携近2000个就业岗位进场招贤纳才。
活动现场,50多家企业“摆摊设点”,提供各种类型职位179个、就业岗位1910个;蒸湘区人社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有意愿的市民提供求职登记服务,就业服务中心、法制及劳动关系股等进行就业创业政策及法治宣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行政审批局、区工商联、区禁毒办、区妇联等部门分别组织有需求的服务对象到场参会并宣传相关政策法规;立新一社区组织了1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到场开展志愿服务,并免费为参会人员提供爱心饮用水等。
据初步统计,此次夜场招聘会持续约3个小时,共吸引1000多人进场,现场收到求职简历21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128人,其中近半数为高校毕业生;区人社局发放了600余份就业创业等宣传资料。
“环卫黄”助优“夜环境”
在蒸湘区融冠乐街,800多米长的衡阳首条漫生活街区,已引进了200多个特色品牌,既有人气爆棚的夜享美食,又有潮玩夜娱的多元业态,更有精彩纷呈的品牌首店。
为打造优质的夜经济环境,蒸湘区持续开展“地毯式大清除”活动,力求达到“无垃圾、无杂物、无积泥、无积水、无污迹”的目标。同时,做好环卫设施检查,及时更换、维修破损垃圾桶、果壳箱;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督查管理机制,建立市政、园林、环卫及亮化设施的一体化督查管理制度,开展常态化巡查。
下一步,蒸湘区还将充分挖掘夜间消费资源和消费动能,按照“让城市更亮、让市民更潮、让消费更火”的工作思路,推出“蒸湘畅晚”夜间经济品牌,打造西合路夜经济集聚区,培育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夜经济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