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蒋家桥镇龙兴村是闻名省市的乡村文化和旅游示范村,该村打造千亩荷花观赏基地的同时,先后建设四季果园、文化博物馆、初心园、百姓大舞台、游乐场、商铺一条街,全面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链。近两年来,荷塘养鱼、药材加工、湘莲采摘、黄花菜推广等涉农项目也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由“单一型”低层次推进到“多元化”高水平发展转变,村民人均收入比5年前翻了两番。
河洲镇三河村是“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村内的70余亩内循环高密度鲈鱼养殖基地则是该村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该村负责人介绍,三河村坐落湘江沿岸,水资源优质,鱼文化历史悠久,且村内大子塘已有多年历史,无需另外选址挖掘建设。在项目实施前,村“两委”曾往多地考察,并结合原有养鱼经验,逐步解决水质、含氧量等多个影响鲈鱼生长问题,使得养殖基地能成功落地。如今,三河村优质鲈鱼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村集体经济壮大后,该村将收入投入到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祁东县多元化产业发展探索已初见成效:太和堂镇高龙村的乌梅、翠冠梨等水果年收益达30万元;桃源村的百香果园年收益达20余万元;灵官镇的大同市村、灵官居委会利用村部在街上的地理位置优势,建设门面出租,年租金都在15万元以上;河洲镇定丰村的制钉厂、风石堰镇花屋村的竹木加工厂、白合街道荷花新村的植花厂既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村集体每年增收都在25万元以上……全县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生动局面,增收形式愈加多样,村集体经济逐渐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