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黄靓 谢均匀
“此生何往,如尘埃茫茫,孤鸿归来入草堂;此生何向,如寰宇苍苍,众生天地尽昭彰……”“五一”前夕,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廉润湖湘”廉洁文艺作品汇报会上,衡阳县选送的大型古风歌舞节目《王船山之寰尘》,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震撼的演绎效果,赢得全场热烈掌声。这是该县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积极推进清廉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衡阳县以清廉单元为载体,按照“系统化谋划、标准化推进、品牌化打造、示范化引领”的“四化”理念,将清廉建设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去年获评市“清廉衡阳”建设考核一类县。
系统化谋划,构建“共同体”。清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该县构建“四责协同、一体联动”的责任体系,成立以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7个牵头单位为主的领导小组,实行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层层分解任务、压实责任、抓好落实,着力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并推行“清廉共建体”模式,把清廉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各行业各领域共创共建、共建共享,实现“1+1>2”的效果。仅去年,县委先后就听取清廉建设专题汇报7次、现场调研3次,县纪委监委组织召开清廉建设推进会6次。县水利局开展“清廉机关+清廉项目”建设,县英南学校开展“清廉学校+清廉家风”建设,库宗桥镇开展“清廉村社+清廉景区”建设。
标准化推进,绘制“施工图”。清廉建设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该县围绕责任落实、权力运行、廉洁文化等重点工作,规范7个单元标准化建设内容。在全市率先探索出台《衡阳县清廉单元建设标准化实施方案》(试行),构筑了“7+43+113+524”标准化体系,并把标准化内容巧编成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顺口溜”,让清廉建设有标可循、有图可依。不仅如此,还将群众关心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社)“三务”公开、工程项目建设规范、村(社)“一把手”监督等事项纳入标准化内容,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从而在全县上下营造出清风激荡、正气充盈的浓厚氛围。
品牌化打造,厚植“廉氛围”。按照“五廉同创”思路,创新打造具有高传播度、高辨识度、高美誉度的“船山故里·清廉从这里出发”清廉建设品牌。一方面,确定以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王船山、彭玉麟的廉洁思想为主体脉络,编写廉洁书籍《衡州清廉典范王船山》《衡州清廉典范彭玉麟》,并筹建廉洁文化基地“梅园”“玉麟馆”;另一方面,围绕“廉洁从政从业,廉洁修身齐家”主题,深入开展同看廉政教育片、共开廉政座谈会、互写廉政家书等系列活动,厚植清廉家风;拍摄廉政微视频《返乡青年办“证”事》《镜子里的我》和警示教育片《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运用正、反“两面镜子”开展廉政教育,激发该县党员干部崇廉尚廉的内生动力。
示范化引领,树立“高标杆”。创建清廉单元示范点51个,打造“船山思想”“玉麟风骨”“明翰精神”3条清廉旅游专线,将西渡镇梅花村建成省纪委监委确定的全市唯一“省级清廉乡村样本培树点”。还在县二中修建“玉麟风骨廉政文化馆”,在县中医医院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清廉元素融入清廉建设,在县文旅广体局打造“清廉书吧”,在库宗桥镇金华山建设“清风林”,在全县231个村利用祠堂、堂屋建设清廉议事厅,将家规家训、廉政警语、处世格言等植入当地的村规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