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市人才办一直有工作人员与我联系,帮我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市人才办工作人员针对马璐的专业特点,初选了衡阳市蔬菜研究所、角山米业等多家单位和企业,不厌其烦组织双方多次沟通,在明确了研究方向、业务需求后,最后帮助马璐选择衡阳市蔬菜研究所为其为合作单位。
双方初步合作达成后,进入签合同环节。马璐又是“一脸懵”——“有各种各样的合作模式,比如技术开发、技术委托、技术服务,我没有这方面经验,完全不知道要怎么签。”市人才办工作人员为马璐进行了专业指导,帮助他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最后,双方签订了技术开发(合作)合同。
“从我下了高铁接站,到筛选企业、和企业对接,最后签订合作,市人才办和学校人力资源处对我这种普通博士也提供了大量细致周到的服务。”马璐言语中透露出此前的担忧。在他的印象中,一般人才引进政策中,高层次人才普遍都能得到当地较为完善细致的配套服务,但对待普通博士可能存在差异。“除了政策明确规定的标准不同,像我这样普通的博士,也能在衡阳得到很好的配套服务。”
“我有同学在其他城市,刚落地就要想租哪里,来衡阳首先考虑的是买哪里。”马璐对比自己和同学的生活现状,“在衡阳,住房、教育、医疗、出行,生活各方面基本没有顾虑”。马璐听单身的同事说,市人才办还组织了单身联谊会,“没想到连婚恋都管”。
“希望自己的成果能投入应用”
和衡阳市蔬菜研究所达成合作后,马璐思考如何发挥专业优势为其解决实际问题。
“我的专业是生物信息学,就是利用基因检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马璐认为,很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问题,只要是与基因也就是DNA有关,都可以通过遗传学和生物信息研究层面来分析、解决。
衡东土菜享誉全国,其中三樟黄贡椒是衡东土菜的灵魂所在。衡阳市蔬菜研究所围绕三樟黄贡椒的选育栽培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杂交品种始终无法保证种质资源的利用。为此,马璐通过三樟黄贡椒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和比较研究,发现三樟黄贡椒与其他辣椒属植物基因组的不同,从而为三樟黄贡椒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衡阳市蔬菜研究所原所长、正高级农艺师唐可兰说:“通过马璐博士对三樟黄贡椒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和比较研究,对三樟黄贡椒的优质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所已选育黄贡椒优良新品种3个,其中已由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1个,2022年推广种植优良黄贡椒新品种6000多亩,增产30%以上,种植户新增产值300多万元。衡阳市蔬菜研究所副所长余席茂也表示,基因测序可以从科学的角度鉴定品种,对三樟黄贡椒这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已申请发明专利。
最近,马璐正在进行一项关于耳聋基因检测的研究,而且已有相关公司对此表现出兴趣。“做科研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投入应用,但真正能进入应用层面还要经历很多难关。”马璐仍然充满希望,“学校给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让我有时间有精力来做科研。”马璐说:“上完今天(3月14日)的课,接下来会有一段教学空余时间;虽然不上课但可能更忙,要忙着课题申请,开展科研工作,也希望我的成果能早日投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