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炜
(作者现供职于衡阳市委党校统一战线理论教研室)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引育并举、以用为本,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发展综合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近日,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对我市大力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以产业聚才,激发产业强市“源动力”。推动人才与产业、科技、资本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促进人才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实现产才融合发展,这是人才工作的主攻方向。立足产业端、需求侧,紧紧围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等重点产业深入推进开展人才工作,紧贴产业需求靶向引才,加快人才链向创新链、产业链布局,以产业发展实现人才集聚,凸显人才集聚的“蝴蝶效应”。做大做优平台建设,秉承“以一流平台凝聚一流人才”的理念,搭建人才、企业、政府三方信息、资源、决策互促共享平台。做大做好园区建设,以产业园区作为招才引智的主阵地、主战场,推进各类创业园区、科创空间和“智力引擎”的建设。
以政策用才,打造人才洼地“强磁场”。人才聚而用之,须有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市推出一系列人才新政,并且不断进行升级换代,密集出台一揽子推动人才新政的实施细则文件,打出引才、育才、留才“组合拳”,大力推动“人才新政”落地见效。同时,进一步完善和简化我市人才政策奖励条件、申报手续等,实行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和人才有真正的获得感。鼓励企业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柔性方式”引进更多高端人才,推动我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释放产学研一体化集群创新活力,建成经费、政策、公共服务综合支持体系,利用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实施技能人才订单培养,政府给予补助和奖励,更好地培养、留住、吸引、使用人才。
以创新成才,助力中心发展“主引擎”。人才工作的着力点就是强创新,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引育并举、以用为本,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发展综合生态。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活力更足、效率更高、动能更强的创新、包容、开放的人才发展机制,促使人才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促使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助推初创型成长型科创企业发展,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承载区,释放人才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