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观看视频
■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邓小山
编者按:
产业是实体经济的命脉。衡阳重点突出“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发展,奋力挺起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新春首个工作日,衡阳召开“聚力中心化攻坚年”动员大会,强调产业链式发展、组团集聚、多维融合,聚焦“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为宣传展示衡阳产业链建设的成果与方向,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衡阳日报社特别推出“聚力中心化 建强产业链”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最是一年春好处,万紫千红竞芳菲。
3月1日,市委书记秦国文调研我市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强调,要把握发展趋势,找准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以敏锐眼光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努力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既有大树,还有小树和花草。”市电子信息产业链推进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该产业链将坚持“纵横交错布链、上下结合补链、聚焦龙头强链”的“链式”思维,以“迎战不容易、挑战不可能”的信心决心,厚植沃土共育“产业森林”,大力支持“头部大树”释放潜能、提高产能、增强动能,实现“原地倍增”;大力扶持“小树花草”,主动创造需求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和“独角兽”。
该产业链的承载主体为衡阳国家高新区,现有规上企业93家,2021年实现规上产值298.05亿元,同比增长14.4%;2022年规上产值争取突破340亿元,新增规上企业15家;到202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力争产值翻番突破6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200家。
近期,记者探访多家链上企业收获惊喜:他们正拧紧发条铆足干劲,或锚定扩能跨界,或发力延链补链,或主攻“专精特新”,或专注“原地倍增”,或加力平台赋能……“产业森林”生机勃勃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