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爱“加油”,给孩子撑起一片天 2022年03月10日  

  ■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伍施施

  康康(化名)在幼儿园里很开心,虽然要带着助听器,不能剧烈运动,但是能和大家一起上学,他就很满足。

  2016年出生的康康,在父亲阳明(化名)眼中,“比一般的孩子要懂事。”阳明原本在国企上班,职位、收入都不错,和妻子成婚后不久有了大女儿。几年后,妻子又怀孕了。在二宝出生前,夫妻俩都心怀憧憬,想象着孩子可爱的样子,还为孩子准备了好几个名字。

  然而,当孩子呱呱坠地,看到孩子的那一刻,阳明的内心前所未有的沉重。医生告诉阳明,孩子脸上出现的大面积黑块,俗称“熊猫痣”,也有一个充满浪漫意味的名字——吻痣。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有些患者情况不严重,最多影响容貌。但是康康的情况却不同,他的这个“吻痣”如果不治疗,将有生命危险。

  得知这个消息的阳明,几近崩溃。他不敢和妻子说,怕她承受不了。他也想不通,为什么大女儿健健康康、漂漂亮亮,小儿子却遭遇这样的情况。

  作为一家之主,阳明只能迎难而上。

  他一面安抚得知情况后的妻子,一面四处寻医。可就在他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之时,孩子又出现新的问题——患上了先天性大前庭,一种引起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最常见的内耳畸形,主要表现为听力波动性下降。

  “你永远不知道,生活还会给你什么样的打击。”回忆当时的情况,阳明声音有些哽咽,“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必须让孩子健康活下去。”

  之后,阳明夫妻俩带着孩子全国四处求医。这期间,孩子的一个耳朵进行了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另一个耳朵用上了助听器,“吻痣”也进行了3次手术。

  一路走来,期间的辛苦不用多说,但最难的是陪着孩子做手术。每一次手术前,阳明和妻子必须给孩子调养好身体,因为一场手术后,孩子有好几天没法进食。手术后,夫妻俩要轮流照顾孩子。“麻醉药失去效果后,孩子一直吵闹,孩子母亲经常看不下去,常常跟着孩子一起哭。”作为男人,这时候,阳明只得一边肩负起照顾孩子的重任,一边想办法开解妻子。

  所幸的是,几次手术都比较成功,孩子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其实,为人父母,为孩子真的可以付出一切,只希望孩子一切都好。”

  这场变故也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负债累累。为了给孩子挣医药费用,阳明放弃了稳定的国企工作,跟着朋友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他就赶紧转给家里,自己省吃俭用。

  去年夏天,一位了解他家情况的亲戚告诉他,市慈善总会为城区100多万人购买了慈惠民生保险,他家孩子的情况符合申报的条件。他连连感谢这位亲戚,又赶紧去保险公司咨询。

  让阳明没想到的是,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收集孩子的资料后还主动上门理赔,又很快把5万元转到阳明的银行卡上。

  这5万元爱心款,让阳明看到了希望,更让他增添了继续前行的力量。“家里的情况不容乐观,我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面对孩子和妻子,我必须坚强,因为只有我坚强起来,才能给他们依靠。”阳明说,“在我不堪重负的时候,慈惠民生保险和这背后来自社会的爱,抹平我焦灼不安的心,让我能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真的非常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