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
入夏,天气逐渐热了起来,我在家清理过季的旧衣,翻出了几件母亲织的旧毛衣,这些毛衣因经常穿磨损较为严重,但一想到古稀之年的母亲如今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为我们编织毛衣,我又默默收好放进衣柜。
母亲心灵手巧,擅长手工编织。前些年,家人所穿的毛衣几乎都出自母亲之手,而其中我最熟悉的一件莫过于父亲的蓝背心。这件蓝背心是母亲在新婚不久后为父亲织就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件腈纶背心衣料不佳,而且颜色也早已变得黯淡,但每年秋风乍起的时候,父亲都会穿在身上,背心匀称的针脚和合身的衣型,处处透着母亲的用心。每年夏天晾晒旧衣,母亲总会对我说起,这件背心是她怀着哥哥的时候为父亲织就的。母亲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和语气总是淡淡的,但我能想象一位身怀六甲的母亲坐在灯下为腹中孩子的父亲织毛衣,那是一幅多么安静和谐的画面,母亲含蓄的爱意和丰盈的喜悦想来总让人动容。人们常说衣不如新,但这融入爱意编织出来的衣服肯定是不一样的吧。哥哥今年四十五岁,这件背心父亲就穿了四十五年,每次即便是刚刚下水洗过,我也能闻出父亲身上熟悉的味道。每年夏天母亲翻晒旧衣,我见了总会产生时空倒错的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到母亲初嫁的时候,她在屋檐下为父亲晾晒衣服,和煦的阳光洒在她年轻的面孔上,长长的辫子乌黑油亮,空气里飘浮的都是岁月的芬芳。
有几次,我见父亲的背心实在是旧了,就和母亲提议买件新的羊绒背心,母亲听后笑笑说:“当年这腈纶线还是我花半个月工资买的,当时人们的毛衣都是新线掺了旧线一起织的,你爸这件没掺任何旧线,很难得的。”母亲家中兄弟姊妹众多,作为长女的她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这也形成了母亲勤俭质朴的性格底色。幼时我穿的毛衣都是母亲用积攒下来的剩线织就的,这些毛线颜色材质各异,母亲将各色毛线细细搭配,胸前织上漂亮的图案,衣袖和后背织成一道一道的条纹。这样的毛衣穿在小姑娘身上显得活泼俏皮,但我却不乐意,认为母亲是用边角余料在打发我。我羡慕邻家姑娘有雅致的素色毛衣可穿,记忆中与母亲抗议过很多次,每次母亲都应承下回一定给我织件素色毛衣。我已记不清楚条纹毛衣是何时淡出了我的生活,如今再回想起来,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邻家阿姨和同学夸赞好看的场面。重读孟郊的《游子吟》,心中又有不同感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来这世间一回,一蔬一饭、一针一线,事事全仗母亲费心周全,处处都是母亲密密实实的心意,“寸草心”又何能报得了“三春晖”?
前些日子,朋友临产,向我要些小孩的旧衣,我将大部分的童衣都送给了她,唯独一件鹅黄色的小开衫没舍得给。这件毛衣是母亲为迎接自己的长孙织就的,之后,母亲的五个孙辈都穿过这件毛衣。我成家时间晚,哥哥一双儿女十多岁了我才结婚生子,这件小毛衣,母亲就收了十来年,每年夏天拿出来晒,晒了收,收了晒,带着美好的希冀不厌其烦。婚后偶然一日,我回家看望母亲,母亲笑吟吟地说:“昨晚梦见自己在茶园捡茶籽,满地的茶籽捡都捡不完,这么好兆头的梦,看来很快就要抱外孙了!”可能是上天在不经意间听到了母亲的祷告,不出三年,我就接连生了一双儿女,哥嫂又给母亲添了一个幺孙。五个孙儿承欢膝前,母亲自然欢欣鼓舞。小孩长得快,过一季就要换一身新衣,母亲一个人包揽了他们所有人的毛衣,一年到头只见她不停地织啊:一边看电视一边织;一边陪孙子写作业一边织;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织;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一个人还在织……
母亲生命中有多少韶华就从这编织针尖悄悄流走?她乌黑油亮的辫子早已变得花白,从前眼波流转的大眼睛也变得浑浊老化,岁月把娇俏的新妇打磨成了睿智慈爱的长者。母亲用她手中的编织针,织出对爱人的一腔柔情,织就自己鲜活生命中的感情亮色;她用这编织针织出对晚辈的一腔蜜意,织就一件件寒衣为他们抵御生活的风霜雨雪;这织针也织出了母亲心中美好生活愿景,她抓住一个小小的线头,用爱意和智慧把生活织成色彩斑斓的幸福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