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奇
鱼是一种可爱的生物,摇头摆尾,憨态可掬,所以人爱养它,喂它,钓它。我总认为,钓鱼是一场对话。人一定有种说不出的孤独寂寞,能离水三尺悬直钩而钓,又能钓上来又放掉,放掉又再钓,无所为而无不为的样子,好像是在玩耍,又好像是在找一个老友倾吐托付一桩幽幽心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应该向鱼学习,走过路过,爱过痛过,然后就该快速忘却,轻松洒脱。世间万物,谁忘得最快,谁就负担最少,谁就可能获得最大的自由和快乐。快乐本是喜新忘旧,能从旧里走得出来,才更自由。
我常站在老家屋前池塘边看鱼,早上或傍晚,只要天气阴凉,瓜藤架下那些成群的草鱼、鲤鱼、鲫鱼就出来浮头。它们慢慢悠悠地,游成一线队列,一个半圈,一个扇面,有时悬浮在水里,不进不退,游成没有重量的样子,好像一群鸟徐徐旋飞在天空中。鱼儿们微仰着额头,齐齐张合着圆溜溜的小嘴,嗷嗷待哺,有的吐出几枚珍珠般的泡泡,墨黑的鱼背成了一条条淡淡的暗影。看着那些节律一致一张一合的一溜小圆嘴,表现出强烈呼吸和进食的欲望,我有理由相信田野的空气一定是香甜的,像鲜美的乳汁。你看它们吮咂得多么欢快起劲,还不时得意地摆动尾巴拨弄起水花响,并追逐嬉戏,就像哺乳的婴孩满足时不忘用头拱一拱母亲的怀抱,用小手扯住母亲的衣襟,嘴角溢出奶渍。它们密集地浮游,密集地呼吸,密集地抢食水面上的鱼草和菜叶,保持着亲密有致的距离,看起来有一种顽皮的乐趣。那时,水是凉的,空气是凉的,阳光是凉的,树木和草丛也是凉的,时光要么如早晨一样充满苏醒的生气,要么像傍晚有一种倦鸟归巢的安宁,一切都在慢慢舒展开来,变得优哉游哉。
鱼儿离不开水,水像鱼的母亲。想起《庄子》里的一句话:“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涸了,鱼儿们摊饺子似的陷在陆地的小洼中,动弹也变得艰难,只能用湿气互相吹气,用口沫互相沾湿,以求存活,鱼儿应该在想,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以前在江河湖海里畅游快活、互不相识来得好啊。我的理解,觉得这句话让人感动的是鱼的友谊,“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何等的生存情谊!可是这种情谊,相较于“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快活自由,又算得上什么呢?正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对鱼儿来说,“江湖”即自由,生存自由和精神自由。
而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也有《史记》中陈胜发迹前说的一句话:“苟富贵,勿相忘。”是否相忘,总是放在江湖的背景下讨论才有意义。然而,有些人之所求,唯“富贵”罢了,是否相忘,不在鱼之“江湖”,而在“富贵”,所以这些人跟鱼毕竟大不同,陈胜跟庄子迥异啊。江湖浩浩荡荡,称王的陈胜早已忘记打赤脚拄锄耕种的贫寒,更不懂“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对来看望他庸耕时的农民朋友,忍受不住其中一人摆谱翻旧账、爆丑事,便依“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之说,一刀斩了。所以人与人的友谊,不少人只能共患难,却难同富贵,陈胜吴广是这样,李自成是这样,太平天国也是这样。
与有些人相比较,鱼似乎正常一点,至少还叹息了一句:“不如相忘于江湖。”由此,证明它们仍没忘却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