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利华
杨绛先生曾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作家三毛则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面对够苦的人生一世,如何自渡?读完作家简媛的《人生缓缓》,我明白了:心怀善念与美好,拨开人生迷雾,长长的路,慢慢走,别忘了,沿途有那么多美景供我们欣赏。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读同一本书,受经历与阅历影响,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与体会。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我与简媛属于同一时代的人,又都是从农村迁徙进城,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因而,读《人生缓缓》时,我有更深的代入感,不知不觉就被她的文字拉着,随她一起行走,并分享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尤其是在庸常生活中,一些我想表达而难以表达的观点,我发现简媛三言两语便诠释得淋漓尽致,大有“大道至简”的意味。也正是因为这些,我仅用两天时间,就啃食完了《人生缓缓》。
作为女性作家,简媛的文字细腻精美,不少句子闪耀着晶亮而诗意的光芒,浸染着色彩,甚至发出声响,充满现场感。在《妙高峰里享清欢》一文中,她这样写道:“走进妙高峰老巷,看阳光洒在麻石板上,仿佛能听见碎金落地发出的脆响”“灰白色的烟升腾在他身上,阳光映照这一切,焕发出仙境般的神韵”。写《栾树》时,她则用上了“风起时,树叶带动果实发出沙沙声,有如大海中浪潮之声”“而冬天,栾树和春日一样沉寂。如同蛰伏。别以为这样人们就忘记了它。你稍一回忆,就能记得它的苍翠、葱茏”等形与神兼具的优美句子。在《人生缓缓》一书中收录的60篇散文中,这样曼妙的文字,随处可见。读她的文字,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然而,在人生行走的过程中,简媛放慢脚步,绝不仅仅是为了腾出时间,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其间,还有她行万里路时,始终不曾停止思考。她那些对人生的感悟和真知灼见,时常能引起读者共鸣。譬如,《静而不寂》这篇不足1500字的散文,标题本身就富含着哲理,给人以启迪。作者开篇写道:“不喜欢寂,觉得孤独冷清,还裹着令人窒息的恐慌。”行文时,又写了芙蓉镇的青石小巷,写了老式木房,写了瀑布,写了风雨桥,还写了深夜时蛐蛐的夜鸣、青蛙的唱曲……所有的这一切,在热闹的芙蓉镇,并非纯粹意义上的静。但于简媛而言,她却从闹中寻到了静,显然,这与她对待人生的态度,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如她在文末写道:“在城市,耳边时常充斥声响,我却常有内心‘孤寂’的恐慌。而此时的我是充盈的,在远离喧嚣的世界里听到了各种声响,却又安然于处处声响里的静谧。”又如在《美丽的哈尼梯田》一文中,简媛这样描述:“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哈尼族人民,他们挥舞着镰刀,辛勤劳作在这梯田之间。那弯下的腰,那挥洒的汗,还有那嘹亮的歌声……我喜欢这些,因为它能让我更加直接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感受到真诚,感受到创作蕴藏的魅力。”而在北海漫步时,作家看到满树的菠萝蜜生长在树干上,而且知道从疙瘩里爆出的芽长成菠萝蜜后,若品相不好,芽眼又会爆出更好的芽,直到长出最好的菠萝蜜。这一奇特的现象,引发了她的思考,于是,在《如果万物不多情》一文中,便有了“原来追求完美是一种内在的爆发,不断地积蓄能量,不断地否定自己,方可达到属于自己的最美的景致”这样的人生感悟。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从湖南新邵走出的简媛,故乡的血脉一直充盈肌体。即便走得再远,哪怕是天涯海角,异国他乡,她对故土的那份浓烈的深情,对父老乡亲的那份深切的惦念,始终缠绕心头。这根植于内心的爱,简媛毫不含糊,在《人生缓缓》一书中的第一辑,她就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内心的心声:心有所念,哪里都是故乡!当父亲病魔缠身口味不佳时,作者费时一天,从长沙赶回老家,为的就是给父亲送上几个桃子。在《曾有一念》文末,她深情地写道:“也许不久,父亲会不再认识我,甚至对所有熟悉的过去感到陌生,而我记得,父亲曾有一念——想吃大个儿大个儿的桃子。”父亲过世后,每次做雪花丸子,作者都觉得更像是与父亲的再一次相遇与对话,又似乎再见父亲的笑容。为何会滋生这样一种感觉?《雪花丸子》给了我们答案:小时候,她经常在家里跟着父亲做雪花丸子。父爱带来的那些温暖,不仅幸福了她的童年时光,而且将影响她的一生。更让人感动的是《漫长的告别》,作者清明时节回乡,触景生情,很自然就想起了过世的十爷。作者从十爷患癌写起,详细写出了十爷经受百般折磨,终不堪忍受剧痛,凌晨4点从床上爬起,最后试图以轻生的方式告别人世。这篇文章写得尤为深情,作者以满怀悲悯的笔调,真实再现了一位农村老翁人生最后的时光,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其实,简媛的故土情怀,不仅仅体现在第一辑的13篇文章中,在第二至第五辑中,她对父母对故土的怀念,时常诉诸笔端,几乎贯穿于书中的每一篇散文。哪怕是一棵树、一朵云、一束花、一面墙、一块砖、一曲歌、一座桥、一个夜空、一条小巷、一顿美食,甚至是旅途中遇到的某个人或者某个人所说的一句话,都可能会触发她对故乡人和事的思念之情。
生命是一场修行。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行走,酸甜苦辣,冷暖自知。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做到“且行且珍惜”,无论是生命中的亲情、友情、爱情,还是生命中沿途的风景。因为,一次性的生命其实都至尊无价,都是不可重复的奇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