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著名雕塑家、中国动物雕塑艺术奠基者之一的周轻鼎教授,为衡阳倾心打造了大雁、熊猫等动物雕塑。41年后它们将再焕新颜—— 被“复活”的“宝贝” 2024年04月03日  

  经过修复的熊猫雕塑栩栩如生。

  周轻鼎(右)正在进行雕塑创作。(肖高平 供图)

  ■文/图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   斌   见习记者   王   慧

  1983年,衡阳“城标”大雁雕塑落户雁峰公园。同年,岳屏公园也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居民”——熊猫、梅花鹿等动物雕塑。这些雕塑,均由著名雕塑家、中国动物雕塑艺术奠基者之一的周轻鼎教授倾心打造,是送给衡阳的两份大礼。

  1896年出生于湖南安仁县的周轻鼎,24岁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东渡日本留学,又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师从法国著名雕塑家、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首席雕塑教授让·布舍,后又到里昂专门学习动物雕塑。

  1945年12月,周轻鼎回国,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任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后改任民间美术系主任),致力于动物雕塑的研究、创作和教学。

  原衡阳市动物园主任肖高平告诉记者,1983年,已87岁高龄的周轻鼎应邀为衡阳市创作大型户外雕塑《大雁雕塑》。在此期间,又受岳屏公园邀请,创作了《骏马》《梅花鹿》《大熊猫》等多组动物雕塑。其中,《梅花鹿》《大熊猫》雕塑以钢筋水泥进行等比例放大,成为了游客来公园拍照留影当仁不让的“主角”。

  “可惜的是,《梅花鹿》现已损坏,而由一雌一雄一幼三只熊猫组成的《大熊猫》群雕目前只剩下这对母子熊猫了。”经过四十多年岁月的洗礼,母子熊猫雕塑外表出现大面积破损,色泽暗淡,几乎看不出原貌。若不仔细留意,更难看到雕塑底座下刻着的“周轻鼎 八十七岁”字样。

  2023年5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周轻鼎位列其中。而作为他稀有的户外留存作品,岳屏公园仅剩的这尊母子熊猫雕塑更显得弥足珍贵。

  为了再现这尊雕塑风貌,今年3月,周轻鼎之子周逢盛主动提出修复雕塑,得到了市园林部门高度重视与积极落实。

  此前,周轻鼎受邀为杭州动物园与郴州北湖公园制作的动物雕塑,也在周逢盛的提议下进行了修复。岳屏公园这次修复工作,周逢盛因时间匆忙等缘由,故请在衡阳的曹仁实来进行。

  今年68岁的曹仁实,与周轻鼎是同乡。虽然没有见过周轻鼎,但他一直深受其影响,年轻时就痴迷于泥塑创作,家里摆满了自己的作品。

  为了尽力复原熊猫雕塑原貌,曹仁实做了许多功课。“先要往里面倒水泥,再打洞,同时为了防止它裂开,还得用钉子进行固定……”

  曹仁实边说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刀枪剑戟”,只见小小的铁长盒子里装满了几十种修复小工具,很多都是他自己动手做的。

  “你看这个熊猫耳朵,之前表面是光滑的,而这次则是突出它的毛绒肌理,这样看起来更栩栩如生。”曹仁实说,这是周逢盛先生的意见,前一天他还特地从外地赶来查看雕塑的修复情况,力求造型的关系与五官的写实。

  目前,熊猫雕塑修复工作还在进行中,下一步就是上色。这对在公园东大门北侧熊猫岛里度过了40个年头的母子熊猫,不再是孤独的守望者,而是公园的骄傲,是城市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

  如果你此前留有与熊猫雕塑的留影,特别是彩色照片,不妨与我们分享,以便为后期熊猫雕塑上色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