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里的秋天 2021年08月17日  

  ■杨红苏

  去年,我和爱人开辟了一个小菜园。在菜园靠墙一角,我还种了两棵梅豆。平时,我给它们浇水、松土、施肥。夏天,当菜架上长发般的长豆角发疯似的结时,梅豆秧却只是拼命地长叶爬蔓。偶尔有一两朵紫色的小花盛开,被微风一吹,又纷纷落在地上,根本看不出什么时候才结豆角。

  “这两棵梅豆算是白种了,只长叶不结豆,要不拔了它们吧?”我对爱人说。“再等等吧,有的菜结得晚。”爱人坚持说。半个月后,梅豆的叶子更茂盛了,紫色的小花更多起来,偶尔长出几个梅豆角,但配不齐一盘菜。在我眼里,这两棵梅豆算是“辜负”了我对它们整个季节的照顾。

  去年国庆节七天长假时,全家人出去游玩。回到家后,我去看那株梅豆,它们生长得更精神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梅豆角竟然一嘟噜一嘟噜挂在枝叶间,有紫色的,有绿色的,像弯弯的月牙,非常好看。

  从此,两株梅豆成了我家“秋天”。我们做着清炒梅豆角、干煸梅豆、梅豆炒肉,那些吃不完的梅豆,还送给楼下的邻居们,大家都说特别好吃,去超市和菜市场根本买不到。是啊,本是夏天生长的菜品,到了秋天才拼命地结果。它们比普通蔬菜晚了一步,却不影响我们对它们的喜爱。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父亲种过的另一种豆角。

  那年春天,父亲同村里的人在集市上买了豆角种,撒在了自家地里。夏天,当别人从地里“整口袋”地往家摘豆角时,我家的豆角却丝毫没动静,只是疯长叶,连豆角花都不开。

  秋天来了,村民们纷纷叹:“节气到了,自己种的长豆角已经供不上全家人吃了,要去集市上买菜吃了。”

  恰在这时,我家的豆角却登场了。我看见父亲每次去地里摘豆角,就用自行车一口袋、两口袋地驮回家。直到霜降节气时,他依然能从地里摘回许多,只是比长豆角短些,父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后来才知道,这种短豆角叫“兔子腿”,俗称“摘不败”。第二年,村里的人纷纷效仿,大家都种上了“兔子腿”。

  春天的花,开花有早晚;夏天的菜,结果也有早晚。就像长豆角与梅豆和“兔子腿”,由于品种不同,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收成。生长过程中,它们不理会其他植物的生长速度,一直保持自身昂扬向上的姿态。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只要按照自身的规律和节拍向前行走,总会收获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秋天”!对任何事物都要保有耐心,对人生中暂时的不如意能坦然面对,这样才能收获成功、品尝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