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企业版 ——衡阳公安推进“项目警官”制度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侧记 2021年12月04日  

  ■本报记者   姚永军

  11月29日上午,市公安局蒸湘分局联合派出所民警何云桥带领巡防队员在华菱衡钢公司厂区内进行巡逻。这是衡阳公安推进“项目警官”制度,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的缩影。

  2020年,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衡阳公安在全省创新推出“项目警官”制度,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企业版,“项目警官”从打、防、管、控、建、服等方面着手,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项目警官”524人,他们摸排园区风险、化解企业难题、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受到广大企业干部职工的点赞。


  “项目警官”及时为企业解难纾困


  去年以来,衡阳公安总结“项目警官”在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成功经验,创新新时代县域警务风险防控模式,将辖区企业(项目)进行分门别类,对建设发展困难、治安问题突出的企业(项目),按照“一企业一策,一项目一策”的思路,明确结对“项目警官”进行直接帮扶,严格按照“让民警多上门,让企业少出门;让民警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路;让民警多操心,让企业少揪心”的要求主动作为,及时为企业解难纾困。

  在“项目警官”制度推行过程中,衡阳公安聚合资源、政策、数据等,建立了市县公安局领导班子、所队领导、社区(驻村)民警为主的三级服务梯队,对遇到生产经营发展困难,需要协调上级和其他部门解决问题的企业,直接由联企(项目)所队长或局领导出面,着力推进“组团式服务”。

  今年6月初,衡阳县西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恒时达钟表有限公司、山泰化工厂因生产需要急需进购一批盐酸、丙酮等危化物品。若按正常流程申请并投入生产,耗时较长,将严重影响生产进度,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蒸阳派出所所长、“项目警官”蒋玉娟得知这一情况后,带领民警深入企业指导做好危化物品保管存储、废料回收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迅速与高新园区工委以及县公安局进行对接,特事特办,打破常规,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办理好了审批手续,保障了企业的生产正常开展。

  “项目警官”制度实行以来,衡阳市共明确“项目警官”524人,其中局领导、所队长167人,社区民警357人,印制警企联系卡12000余张,建立警企“微信群”240余个,为各类企业、项目解决难题648个、办实事378件。


  建立问题“清单”精准摸排风险


  “警企恳谈”是衡阳公安“项目警官”建立问题“清单”精准摸排风险的又一创新举措。

  针对单个企业与园区企业、企业与建设项目、不同性质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情况差异等特点,全市“项目警官”通过上门走访、警企座谈、公开警企联系卡、建立警企沟通微信群等形式,及时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并为每个企业建立了问题“清单”,实行“项目警官”责任捆绑,倒逼问题销号。

  6月12日,祁东县公安局归阳派出所接到佳美糖厂求助,有员工在厂内因感情问题发生纠纷,影响厂内的正常生产经营。“项目警官”陈亮、邹双琳迅速赶到现场。原来,该厂的两员工发生感情纠葛,一方的丈夫到厂内滋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陈亮、邹双琳找准当事人双方的矛盾焦点,分别对其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双方认识到了各自的错误,一起矛盾得到彻底化解。

  据统计,2020年以来,全市“项目警官”共开展走访7145人次、走访企业(项目)2380家次、召开警企恳谈会317场次、排查矛盾纠纷1717起、排查发现安全隐患522处。

  与此同时,“项目警官”指导企业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新建护卫(保安)队伍61个,充实护卫(保安)队员326人,指导安装人脸识别、门禁、视频监控等设备116套,织密企业、园区风险防控网。


  严打涉企违法犯罪护航企业发展


  衡阳公安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全市“项目警官”充分发挥好信息员作用,对涉及企业的治安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协调、早处置”,对企业及周边的苗头性、倾向性治安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对到企业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欺行霸市、强装强卸、强揽工程、恶意阻工等危害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到快速反应,主动出击,严厉打击。

  “有了‘项目警官’,我们开展工程建设更安心了。”石鼓区某工地负责人谭某深有感触。7月5日,该工地价值近两百万元的两台工程车被盗。接警后,市公安局石鼓分局黄沙湾派出所“项目警官”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案件侦办工作。“项目警官”经过分析研判锁定两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并迅速将二人抓获归案,成功追回被盗工程车。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涉企刑事案件29起,查处涉企治安案件53起。铁腕整治之下,我们不仅打出了清朗环境,打出了规则意识,也得到了企业认可。”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项目警官’将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上不断发力,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企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