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告别“马拉松” 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干)科一站式服务老年患者 2020年09月28日  

专家简介 汪玉辉,老年(干)主任,主任医师。 200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2006年—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衡阳市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疾病的诊治。

  ■朱嘉林

  科室简介

  科室历史悠久,其前身是衡阳铁路医院干部保健科,已有近40年的历史,服务于衡阳铁路地区离休干部和老兵1000余人,为他们提供优质医疗保健工作。2013年被衡阳市政府批准为市离休干部定点医院。鉴于我国目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逐年增多,且多为一体多病,同年医院决策将科室更名为老年(干)科,专业从事老年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健康指导。在服务于原铁路、市高休干部的基础上,将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给更多有需要的老年人。

  科室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名,护士20余人,持有健康管理师证书的2人。多人曾至外院分别进修学习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及风湿免疫等专业,既有老年性疾病的全面知识,又具备一门专业特长。医疗技术精湛,对多种疾病集于一身的老年患者诊疗经验丰富;对长期卧床、合并有多种疾病的高龄老人护理具有极为丰富的经验。

  “人老了,身上大小毛病也有很多,去一次医院要看好几个科室。”很多老人家都有这种感慨。不少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病,高血压病要去心血管内科、糖尿病要去内分泌科、骨关节炎要去骨科就诊……无论是老人自身还是陪老人就诊的家属,经常奔波于多个科室、疲惫不堪,就像在医院跑了一场“马拉松”,还未必能找到主要症结所在,治疗的时候也常常不能全面综合解决病症。

  而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老年(干)科,这些烦恼都可为您解决。据了解,为了能缩短老年人看病时间,全面评估老年人健康问题,提供个性化综合诊疗方案,该科为同时患有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综合征等,可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诊疗服务,减少病人及家属的奔波劳累。

  全面评估,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器官功能不可避免会出现减退,同时许多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常采用多种药物治疗,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了依从性,而且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这时就要综合分析老年人当时的主要问题,明确治疗目标,选择必须用药种类。抓住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全面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实施综合诊疗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该科曾收治一位多年来反复出现低血糖的老年患者,曾多次在我市某三甲医院就诊住院,均未找到其低血糖的确切病因,只能嘱咐其及时补充糖水纠正。有次因低血糖昏迷,家人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入该科,经检查后考虑为“胰岛素瘤”所致低血糖,在B超、CT、磁共振均无法找到瘤体所在部位情况下,该科大胆建议外科手术——剖腹探查,果然在手术过程中探查出瘤体,切除瘤体后,困扰患者多年的低血糖症得到了纠正,家属万分感谢。

  “在我们科室就医,意味着可以得到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的全面综合诊疗。”该科主任汪玉辉介绍,科室打破单病诊疗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共病综合管理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强调多学科协作。

  她进一步介绍,该科主要治疗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伴有老年综合征的人群,可及时发现患者相关疾病,及早进行针对性干预,以维持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达到减少慢病急性发作、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存质量的长期目标。

  科室曾收治一名84岁老年患者,因“胸闷、气促2年,加重伴咳嗽、浮肿、少尿1周”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前列腺增生症”等多种疾病。本次起病以来,他和家人曾辗转多家医院,家人多次接到病危通知单,几乎要放弃治疗。家人怀着姑息治疗的心态来到该科,该科检查后发现该患者患有“重症肺炎、 I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肌酐1166uMol/l)、严重酸中毒、心功能不全、贫血、低蛋白血症、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等多种疾病,且每一个疾病都可能致命,与其家属沟通建议转ICU并行CRRT治疗,家属拒绝,表示只要求在普通病房进行一般保守治疗。该科医师尽职尽责,反复与家属商量,釆取精细的综合治疗,周到细致护理,患者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肾功能指标接近正常,且从入院时无法进食状态经历鼻饲注食逐渐过度到正常进食。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接连送来锦旗和感谢信。

  控制老年人“三高”,须遵循三个原则

  “很多老人都有‘三高’问题,即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糖,”汪玉辉指出,在处理老年人“三高”疾病时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按照“严、中、松”的原则去控制。老年(干)科接诊患者大多都在80岁以上,常常多种疾病并发,汪玉辉从以上三个原则指导市民在家要如何控制“三高”,保养好自己的身体。

  控制胆固醇要“严格”。“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治疗,持久地把胆固醇控制在较低水平。”汪玉辉指出,高胆固醇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前提,而粥样斑块又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基础。所以严格控制胆固醇、减少形成动脉斑块的“原料”对于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至关重要。

  汪玉辉提醒,老年人控制血压一定要“适中”,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好在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控制。对于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控制过于严格可能会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

  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要注意“宽松”对待。“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应过分追求血糖正常,而应适度容忍高血糖。”汪玉辉说,对于高龄、独居、一般健康状况较差、衰弱、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智力下降等情况的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8.5%、空腹血糖不超过10mmol/L就可以了。

  痛风,老年人常见的“第四高”

  伴随现代人们的生活饮食质量提高,高尿酸血症也成为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危害巨大,与前三高合称“四高”。高尿酸血症,体检中如果出现尿酸超标并不代表就是痛风,换言之,患有高尿酸血症也不一定会发生痛风,但是痛风发作的人多有高尿酸血症。

  “小小‘痛风’,疼起来可是要人命的,千万别忽视‘痛风’带给老人的影响,”汪玉辉解释,痛风严重时,尿酸晶体在关节沉积将导致关节变形甚至严重的残疾,患者可能因此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同时,尿酸结晶在肾脏甚至输尿管沉积,逐渐形成结石后,可以诱发肾积水、间质性肾炎,甚至导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汪玉辉透露,经常有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时,凭经验自行服药;有的患者出现因服药不规律,导致痛风反复发作逐渐发展成慢性,引起关节畸形或肾功能损害;还有的患者因不了解药物副作用导致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或胃肠功能损害。因此,她也提醒,痛风患者切勿自行服药治疗痛风,而应尽快前往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据了解,该科室对待痛风发作的患者,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发病不同时期采用药物治疗以达到控制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盐在关节沉积、形成尿酸结石和防止肾功能损害的目的。同时,科室还非常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该科曾收治一位77岁的五保户痛风患者黄某,身患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儿子与妻子都已去世,患者侄儿将其送至医院,但平常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法前来照顾。痛风发作时,老人躺在床上根本无法动弹,有时候挪动一下身体都疼痛难忍,科室医护人员不仅对其进行常规诊疗,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精心的照护,此外注重心理疏导,耐心地与其沟通交流,使其加深对自己病情的认识,树立信心。

  “痛风没有发作时,可能不痛不痒,而一旦发作时又常发生在夜间,并且严重到足以痛醒的程度。”汪玉辉温馨提示痛风患者,千万不能“不痛不理”,临床上发作过一次痛风后,就要加以重视了。她指出,痛风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容易引起尿酸高的食物一定要“禁食”。她特别提醒,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大量饮酒、大量高嘌呤食物摄入的人群,痛风常和以上一种或几种情况伴发,因此,这些人群尤其要注意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首先痛风患者要限制高嘌呤饮食,避免过量食用海鲜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戒烟戒酒,饮酒增加尿酸产生同时降低尿酸排出,特别是啤酒;其次,如果是身体肥胖的人,还需要减肥,但是不宜过快,每周一斤的速度是合理的;限制果糖摄入,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同时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保护肾功能;充足饮水,必要时碱化尿液。